智能汽车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软件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开源共建模式成为破局的关键,如何深化这一模式并推动开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以“开源拓界,众行致远”为主题的“2025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汽车芯片大会”作为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吸引了行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场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支持,普华基础软件(重庆)有限公司和中电科芯片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大会,汇聚了整车厂、芯片企业、软件公司、高校及相关行业组织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汽车产业与芯片、开源生态的深度融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指出,基础软件和汽车芯片是智能汽车变革的“核心基座”与“数字引擎”。随着智能汽车向深度智能化、网联化演进,汽车软件复杂度大幅上升,传统开发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付炳锋表示,当前汽车产业面临生态协同不足、核心技术待突破、商业模式待验证等瓶颈,开源共建成为突破这些瓶颈的重要途径。
东风汽车集团研发总院智能电子电气开发中心副总工程师任慰表示,智能汽车软件复杂度极高,单一企业难以独立完成开发。他指出,开源模式在ICT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功,整个产业的基石都建立在开源基础上。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源同样是大势所趋。
电子科技大学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主任罗蕾认为,在“双轮驱动”的软件开发模式下,产业界和学术界必须紧密合作。开源模式可以促进双方更好地融合,走向共建、共享、共创的时代。
普华基础软件副总经理兼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晓先介绍了开源共建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开源能够打破企业智力边界,协同创新重构生产关系。开源车用操作系统可打破封闭研发壁垒,促进上下游协同,加速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开源有助于拓展中国车用基础软件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产业边界拓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王耀指出,智能汽车是一场全球竞争,开源让中国有机会从追随者变成规则的参与者甚至引领者。他表示,中国要从“电动化领先”走向“智能化引领”,必须通过开源赢得国际话语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源社区。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程晓明介绍了开源在构建汽车基础软件生态体系中的三大优势:汇集共性需求,共建共享底层能力;基于动态代码与开放接口开展二次开发与敏捷迭代;通过开源共建完善治理,形成标准共识,夯实生态底座。
阿里巴巴达摩院资深技术专家、玄铁RISC-V软件负责人李春强认为,从指令集架构的角度观察,开源开放是发展趋势。每一次架构变迁都是一个更加开放的模式,开源能够让更多开发者参与进来,促使生态繁荣发展。
兆易创新副总裁、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李文雄表示,对芯片企业而言,开源可以缩短芯片长周期的设计流程,帮助企业和产品快速适应软件的迭代。在开源的情况下,调试阶段就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优化,这对于芯片企业而言是一个重大改变。
尽管开源已成为行业共识,但车用操作系统和汽车开源生态建设仍面临多重挑战。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基础软件课题组组长李岩点出了三大问题:协同机制不完善、技术标准不统一、量产装车难度大。他提出了三点解决思路:基于开源整合上下游企业,形成统一的OS基线;开放的操作系统技术架构,统一的操作系统技术标准;产业协同跨界融合,开源成果搭载验证。
普华基础软件战略研究院创新研究部总监梁浩表示,开源模式的可持续性面临两个核心痛点:车用操作系统与芯片的适配程度有待提升,工程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他指出,需构建广泛、多维度的工程服务体系,以支持车用操作系统开源,降低整体开发与生产成本。
在本届大会同期,全球首个面向量产的车用操作系统开源“星辉计划”正式发布。普华基础软件将联合英飞凌、瑞萨电子、恩智浦等国内外芯片企业,以及开源小满认证服务提供商和认证工程师等,共同打造以开源小满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协同创新与应用赋能平台,推动国产车用基础软件从“可用”向“好用”“敢用”迈进。
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宏倩介绍,开源“星辉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以普华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小满EasyXMen为统一底座,构建“芯片协同—工程服务—测试认证—量产应用—人才培育”五大体系,让技术、资源、能力在体系里高效流动。
重庆长安汽车副总裁贺刚表示,长安汽车一直在对开源软件资源进行研究,希望协同行业共建汽车软件新生态。长安汽车将秉持开放创新、互信共赢的理念,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创共赢新生态。
英飞凌科技副总裁、汽车业务动力与新能源系统业务单元大中华区负责人仲小龙指出,开源生态能够集合行业智慧加速基础软件迭代、降低开发成本。他表示,英飞凌会持续加大投入,为整个开源生态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
小华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文录指出,芯片更需要与软件、生态需求进行深度融合。近期,小华半导体与普华基础软件完成了系列车规MCU的深度适配,双方将携手打造一套“开源、免费”的汽车软硬件开发平台,简化客户的项目开发流程。
TASKING Co-CEO/CTO Christoph Herzog介绍了企业的探索实践:TASKING正在汇聚工程师力量,共同专注于非差异化功能的开发。同时,TASKING也将携手高校开展研究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企业与高校在开源领域的深度联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克强提出了六大重要建议:加强基础理论-创新方法-关键技术-场景应用研究;开展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推动AI应用基地和数据共享共建共用;加强车规级、大算力的自主芯片发展和成熟应用;芯软一体构筑安全可靠的车用基础软件;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完善,促进产业开源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