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云:以全栈自研与开源之姿,在ASI时代竞逐“AI安卓”新位

   时间:2025-09-25 23:40:5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凭借其超级人工智能战略"ASI"再度成为全球AI领域的焦点。公司宣布将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并开源通义千问大模型,旨在构建"AI时代的安卓系统"。这一战略选择标志着阿里巴巴正全力向下一代计算平台转型。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大会上提出,大模型将成为新一代操作系统,AI云则演变为下一代计算机。他预测全球最终将形成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而阿里巴巴正通过全栈自研技术布局这一未来格局。公司正在研发的AI超级计算机将实现基础架构与模型架构的协同创新,以提升大模型训练效率。

面对OpenAI、谷歌等国际巨头的竞争,阿里云CTO周靖人承认市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他强调当前竞争核心在于迭代创新能力而非单一模型性能,指出从单模态向多模态的演进是必然趋势。阿里云通过将模型开发、Agent应用与基础设施创新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阿里云副总裁张启透露,公司在底层算力、云计算布局和大模型家族三个层面实现了全球领先的全栈布局,目前仅有阿里和谷歌两家企业具备这种能力。据沙利文调研显示,阿里云在中国500强企业中的渗透率达53%,AI云市场份额超过第二至第四名的总和。

在技术路线方面,周靖人指出模型发展呈现渐进式创新特征。通义千问Next已在架构层面实现重大突破,其推出的3-MAX模型位居全球榜单第三。公司目前拥有300多个模型,通过持续迭代保持技术领先,而非依赖单一"大招"式突破。

针对Agent与模型的融合问题,周靖人认为两者边界正在模糊。他解释道,基础模型本身已具备搜索等Agent功能,但行业应用仍需专用智能体进行业务层调优。阿里云通过百炼平台将核心Agent能力集成到通义千问等模型中,实现底层能力的持续增强。

在研发策略上,阿里云采用齐头并进的方式,既追求单项技术的极致突破,也注重系统级优化。周靖人强调,模型自主进化需要解决架构、系统和算法等多重挑战,包括实现工具快速接入、持续学习机制和反馈优化闭环等关键问题。

对于MaaS(模型即服务)领域的竞争,周靖人指出真正的差异化在于提供极致弹性、性能和高吞吐的服务。阿里云通过严格的精度对齐流程,确保模型在不同平台上的效果一致性,同时满足企业对效率、延迟和性价比的多样化需求。

在多模态记忆技术方面,阿里云正探索超大规模信息管理方案。周靖人描述了从短期记忆到长期经验抽象的分层架构,强调需要支持文本、视频、音频等多模态数据的持久化存储与智能调用。这种技术将为企业级智能体提供更接近人类认知的记忆能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