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年度演讲中,小米创始人雷军开场便回顾了企业近两年取得的重大突破:成功进军汽车制造领域,并实现芯片自主研发。
去年,小米首款电动汽车SU7正式亮相;今年,小米YU7车型与自研芯片"玄戒"相继发布。其中,玄戒芯片采用3nm制程工艺,成为中国大陆首款达到该技术标准的产品,标志着小米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面对外界对小米快速突破的关注,雷军将成就归因于五年前企业十周年时的深刻反思。2020年,正值小米上市第二年,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并跻身世界500强之际,雷军却坦言内心充满焦虑。
"当时行业格局中,苹果、三星、华为等巨头如同难以逾越的高峰,超越机会看似渺茫。"雷军回忆道,"团队经过十年奋斗已显疲惫,不少成员希望暂时休整,这种情绪我完全理解,因为连我自己都感到身心俱疲。"
更让雷军困扰的是网络上的持续质疑。当时舆论普遍认为小米是"组装厂",缺乏核心技术,仅靠营销维持,发展前景堪忧。这些声音加剧了企业的内部消耗,迫使雷军必须做出战略抉择。
经过长达半年的内部研讨,小米召开了四五十次高层会议,最终确定将底层核心技术研发作为核心战略。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100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企业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这一战略调整重新点燃了团队的创业激情。雷军表示:"正是这个决定,让团队找回了创业初期的斗志,为后续的突破奠定了基础。"如今小米在汽车与芯片领域的成就,正是这一战略转型的直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