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化学纤维板块近期表现亮眼,多只成分股股价大幅上涨。其中,神马股份、三房巷、新凤鸣三家公司股价集体涨停,恒逸石化涨幅达6.89%,新乡化纤也录得6.73%的涨幅。这一走势引发市场对化纤行业复苏的广泛关注。
行业动态方面,2025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聚酯工业长丝分会年会在浙江海宁召开。来自恒力化纤、三维新材、古纤道等20余家骨干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路径。分会会长张文宇在会上指出,中国作为全球工业丝主要生产国,凭借规模优势和高度集中的产业格局,为行业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自去年10月实施防内卷机制以来,行业沟通协商成效显著,运行态势明显改善。
从产能数据看,涤纶工业丝领域呈现结构性变化。2024年国内产量达220.7万吨,同比增长8.1%,但2025年上半年产量为110.97万吨,同比微降0.26%,显示产能扩张步伐放缓。需求端保持稳健增长,车用丝、土工材料等五大应用领域需求旺盛,年增速维持在5%-8%区间。2025年上半年表观消费量达84.12万吨,同比增长0.99%。
出口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面对复杂国际形势,中国涤纶工业丝凭借性价比优势,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达68万吨,同比增长14.2%,占产量比重提升至57.6%。这种"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模式,有效缓解了国内市场竞争压力。
头部企业竞争格局日益清晰。在涤纶领域,桐昆股份以800万吨产能稳居全球首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8%,国际份额达18%;恒逸石化600万吨产能布局东南亚,形成独特国际化优势;新凤鸣500万吨产能技术领先,短纤产量居国内前列。锦纶市场方面,神马股份依托完整的尼龙产业链,在己二腈国产化突破后成本大幅下降;中国化学实现原料自主供应,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粘胶纤维领域呈现区域集中特征。三友化工80万吨粘胶短纤产能配以先进环保技术,占据市场重要地位;中泰化学60万吨产能依托西北资源优势,与三友化工共同控制国内60%市场份额;吉林化纤作为全球主要粘胶长丝供应商,年产能约10万吨。
碳纤维行业迎来国产化突破。中复神鹰构建全产业链布局,在国产替代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光威复材军民融合发展模式成效显著,军工订单稳定的同时积极拓展民用市场,产品质量获得广泛认可。
协会会长陈新伟强调,头部企业需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规范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通过研发功能性纤维、优化生产工艺等手段提升产品附加值,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要严格遵守产能规划,防止过度扩张引发价格战。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正在重塑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