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云3800亿投入背后:AGI确定性未来下为何获投资人青睐?

   时间:2025-09-27 02:29:1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阿里巴巴近期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持续引发市场关注。集团董事长吴泳铭在2025云栖大会上宣布,将在已规划的3800亿元AI基础设施投资基础上进一步追加投入,这一消息直接推动阿里巴巴港股当日收盘涨幅达9.16%,单日市值增加近3000亿港元。自今年初以来,阿里巴巴股价已实现翻倍,创下近四年新高。

资本市场对AI资本支出的追捧呈现明显特征。据观察,每当吴泳铭公开表态加强AI投入时,阿里股价均会出现显著波动。2月宣布三年3800亿元投资计划后,股价十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超35%;二季度财报重申AI投入决心时,美股单日涨幅达13.5%。这种"宁愿买错,不愿踏空"的投资逻辑,成为推动阿里市值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AI投资领域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显示,95%的企业生成式AI试点项目对收益影响微乎其微,英伟达等科技巨头也曾因财报不及预期导致股价大幅波动。但市场对确定性战略的追捧依然强烈,甲骨文8月财报显示未履约订单达4550亿美元后,股价单日暴涨40%,创始人财富一度超越马斯克。

阿里云的战略路径展现出独特竞争力。吴泳铭提出AI发展三阶段理论:当前处于工具使用阶段,未来将向自主迭代演进,最终实现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为此,阿里云确立两大核心战略:一是通过通义千问打造"AI时代的安卓",目前开源模型下载量已超6亿次;二是构建超级AI云,计划到2032年将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提升10倍。

云栖大会的展区布局直观反映阿里生态优势。淘天、饿了么、1688等业务展台取代往届的大模型创业公司,ChatGPT、LLaMA等海外模型标识被通义家族全面替代。最新发布的Qwen3-Max模型在编程能力测试中取得全球领先成绩,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参数规模超万亿。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自有数据、用户入口和产业生态构成大模型核心竞争力。阿里云依托集团生态体系,已形成超过17万个基于通义的衍生模型,构建起其他企业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这种将资本投入转化为生态壁垒的能力,正是市场选择用真金白银支持阿里AI战略的重要原因。

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呈现爆发式增长。摩根士丹利预测,2028年前全球在芯片、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领域的投入将达2.9万亿美元。但单纯资本竞赛难以持续,甲骨文案例显示,只有将技术投入与明确战略路径结合,才能获得市场长期认可。阿里云通过三年3800亿元投资计划及持续追加策略,正在构建通往ASI时代的确定性路径。

在技术演进与商业落地的平衡中,阿里云展现出独特节奏。吴泳铭将AI比作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强调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当前阿里生态内,通义模型已深度融入电商、物流、本地生活等场景,这种技术渗透与产业结合的深度,正在将AI改变物理世界的设想逐步变为现实。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