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机器人展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展会核心活动之一,第十一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八届CEO圆桌峰会于9月24日下午在4.2H-D2厅成功召开,汇聚政产学研多方代表,共同探讨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在致辞中强调,上海正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产业链协同等举措,推动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未来将重点布局"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工厂"等前沿领域,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迭代升级。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王强则指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关键突破口,将显著提升工业制造、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智能化水平。
论坛现场发布了多项重要成果。由市经济信息化委等11个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编制的《2025年度上海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正式对外公布,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步推出《上海智能机器人百大场景案例集》,系统展示产业应用实践。在备受瞩目的"CIIF机器人奖"颁奖环节,东浩兰生集团副总裁周瑾与协会会长王强共同为获奖企业授奖,表彰行业创新标杆。
技术演讲环节亮点纷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熊蓉提出,人形机器人需重点突破运动能力与交互精度瓶颈,通过建立世界模型和空间智能标准实现性能跃升。ABB机器人首席科学家Peter Fixell展示的OmniCore EyeMotion产品,凭借其简易部署和多相机适配特性,引发业界对自主多功能机器人发展路径的深入思考。安川电机(中国)总经理足立恭雄则分享了"i3-Mechatronics"理念下的数据融合实践,通过典型场景案例展现生产效率提升的显著成效。
在CEO圆桌峰会上,国内外龙头企业负责人展开深度对话。ABB集团高级副总裁韩晨介绍了TMEyeMotion等新产品的商业化进展;中科新松董事长杨跞提出机器人将成为新一代数字化劳动力;节卡机器人CTO许雄重点解读了JAKA EVO工业具身智能平台的进化路径。工商银行科技金融中心总经理方奇则从金融服务角度,介绍了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配套产品体系。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展会期间特别设置了交通导览服务。轨道交通2号线国家会展中心站4/5/6号口直达展馆西登陆厅,自驾车观众可通过18号口进入南广场停车场。专业观众日持续至9月26日,每日开放时间为9:30-18:00(17:00停止入场),普通观众日为9月27日(9:30-16:00)。组委会提供多渠道咨询方式,周女士(021-63811316)、石女士(021-63811737)、叶女士(021-63811735)可解答参观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