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东南欧国家官员及青年代表中国乡村行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北马其顿、黑山等9个国家的18名代表深入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及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等地,通过实地探访,亲身感受中国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北京智行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人驾驶清洁车“蜗小白”成为各国代表关注的焦点。当得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森林消防、应急救援和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时,塞尔维亚国家行政和地方自治部国务秘书普雷德拉格·拉伊奇感慨道:“中国的科技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在于其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产业升级的实际成效。”代表们围绕清洁车的使用场景、续航能力及自动避障技术展开热烈讨论,现场互动频繁。
保加利亚前议长米哈伊尔·米科夫在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体验了与机械臂的协作。他轻推操纵杆,机械臂精准完成密封袋抓取与闭合动作。米科夫表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全球产业转型提供了新动能,“保中两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合作潜力巨大,期待更多中国高科技企业赴保投资”。
人形机器人的灵活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当看到机器人自如行走、手指翻动并用英文自我介绍时,罗马尼亚穆列什省省长彼得·费伦茨称赞道:“中国在快速发展科技的同时,始终致力于与世界共享创新成果,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傍晚时分,代表们走进京郊乡村振兴示范村——辛庄村。漫步创客街,风格各异的咖啡店、手工坊与面包店映入眼帘,村民的热情问候让北马其顿前副议长胡斯尼·伊斯马伊利倍感亲切。“这里的发展模式让我重新认识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伊斯马伊利表示,中国在推进乡村产业升级的同时,注重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这种平衡发展的经验值得学习”。
辛庄村的草莓产业与乡村市集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通过草莓种植,村民收入显著提升;乡村市集则带动了旅游发展,为村庄注入新活力。黑山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北方发展部国务秘书佐兰·达贝蒂奇坦言:“中国乡村的发展速度超出预期,农旅融合模式和高效农业生产方式为黑山提供了宝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