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即将迎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足不出沪,便可近距离感受云冈石窟的艺术魅力。9月27日,《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发布会在虹口区今潮8弄举行,宣布这场以数字科技与当代艺术为载体的特展将于2025年10月10日正式开展。
云冈石窟作为北魏王朝开凿的大型石窟群,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其依山而建,绵延一公里,现存254个窟龛、45座主要洞窟,59000余尊造像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这座世界文化遗产不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在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跻身国家首批5A级景区。
本次特展创新采用“户外+室内”双展区模式,通过数字技术与当代艺术的融合,系统呈现云冈石窟从开凿、保护到当代活化的全历程。展览汇聚近百件文物、3D复原石窟、当代艺术作品,其中多件珍贵展品为首次公开亮相。观众可通过VR交互、激光造影等多元媒介,沉浸式体验千年石窟的艺术生命力。
展览的“双子星”布展模式堪称一大创新:户外展区以云冈第十二窟“音乐窟”为核心,打造视觉、听觉、触觉交织的沉浸场景;室内趣看美术馆展区则通过“化相”“传摹”“光息”“神往”四大单元,层层递进展现造像美学、匠人技艺、光影艺术与文明对话。其中,全球最大的1:1复原窟首次走出博物馆,成为展览的核心亮点。
云冈第12窟因内壁雕刻的伎乐天人与飞天组成“中国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而闻名。为精准复刻这一艺术瑰宝,技术团队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建立毫米级精度三维模型,连岩石肌理与造像细节都得以完美呈现。更令人期待的是,复原窟特别融入声觉维度,观众步入其中不仅能近距离观赏石窟细节,还能聆听来自云冈的千年乐音。
另一重磅展品是消失千年的云冈“西立佛”复原像。基于1992年出土的佛像石块,云冈研究院通过三维扫描、数据计算与人工智能辅助,完成虚拟修复并3D打印出缩小比例模型。观众站在佛像前,可通过残损痕迹探寻其“前世今生”,感受科技与文物修复的深度融合。
展览期间,每周末与节假日还将上演云冈乐舞展演。这支由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分场导演田晴执导的乐舞,以石窟飞天形象为蓝本,将千年伎乐塑像转化为真人演绎,让静态艺术“活”起来。而在趣看美术馆的“光息”单元,观众可通过30分钟沉浸式光影秀,穿越1500年历史,亲历石窟开凿、造像流转与文化遗产守护的壮阔图景。
为增强观众代入感,展览特别增设北魏妆造体验环节。游客可购买“妆造”票,享受依据云冈石窟壁画与造像服饰复原的定制妆造服务。从服饰选择到造型完成,专业人员将全程协助,让游客身着北魏服饰漫步展区,以更具沉浸感的方式感受千年文明。
此次特展不仅是云冈石窟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承,更是数字化浪潮下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实践。它接棒此前引爆文旅市场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与《何以敦煌艺术大展》,以更沉浸、更创新的姿态探索文物展示新路径,为上海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之都”注入新动力,也为公众提供感受中华石窟艺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