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优艾智合冲刺港股“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高增长与亏损并存何去何从?

   时间:2025-09-29 17:16:5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艾智合”)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通过第18C章规则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若成功上市,该公司有望成为港股市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第18C章规则是香港联交所于2023年3月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的章节,旨在为尚未盈利但具备高成长潜力的科技企业提供上市通道。优艾智合作为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并实现规模应用的机器人厂商之一,此次冲刺港股备受市场关注。招股书显示,按2024年收入计算,该公司在移动操作机器人领域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四,市场份额分别为7.1%和2.8%。

成立于2017年的优艾智合,专注于为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3C等行业提供“一脑多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其产品涵盖高泛化智能模型及多形态机器人,具备感知、移动和操作能力,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变化,并借助学习算法优化行为,实现与物理世界的动态交互。移动操作机器人作为核心产品,兼具操作与移动功能,可高效完成复杂任务,展现出高度智能性和适应性。

财务数据显示,优艾智合近年来营收快速增长,但尚未实现盈利。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0.78亿元、1.08亿元和2.55亿元,其中2024年同比增幅达136.7%;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27亿元,同比增长27.6%。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35亿元、2.60亿元和2.00亿元,2024年亏损有所收窄,但2025年上半年亏损扩大至1.4亿元,同比增幅达35.7%。

现金流方面,优艾智合主营业务尚未形成自我造血能力,主要依赖外部融资。2022年至2025年中期,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分别为-1.73亿元、-0.94亿元、-0.79亿元和-1.06亿元;融资活动现金净额分别为2.06亿元、0.94亿元、1.42亿元和1.53亿元。研发投入方面,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8072.2万元、6742.5万元和6239.8万元,占比从42.1%降至38.4%;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增至4264.2万元,同比增幅82.3%,主要因扩大研发团队、材料成本增加及第三方服务费上升。

根据第18C章规则,“已商业化公司”需满足最近会计年度收入至少2.5亿港元、市值不低于40亿港元、研发开支占比不低于15%等条件。优艾智合2024年收入达标,研发占比虽呈下降趋势,但仍符合要求。此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多功能中心建设升级,以及寻求国内外产业生态系统的战略联盟、投资及收购机会。

机器人行业正迎来爆发期。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820亿元,预计2030年增至367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8.4%;中国市场规模同期从287亿元增至142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6%。当前,全球及中国移动操作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多数厂商仍处于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早期阶段,2024年仅少数头部企业收入规模超过1亿元。

优艾智合并非首家冲刺港股的机器人企业。2024年12月,“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通过第18C章规则成功上市,成为港股第三家特专科技公司,但其上半年仍未实现盈利。据高工机器人统计,截至2025年九月初,已有15家移动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向港交所递表。不过,上市之路并非坦途,证监会数据显示,自2023年新规实施以来,境内企业境外发行备案通过率仅48%。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