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近日召开全国经销商大会,正式对外披露全新管理层架构。这一被外界称为“2:3:3”的权力分配模式,由2名福特中国高管、3名福特纵横代表及3名长安福特管理人员共同组成,标志着福特在华渠道整合进入实质性阶段。
具体分工显示,福特中国派出的骆书凯与顾晶分别执掌网络建设与财务管控;福特纵横阵营的顾嘉颖、王艳、赵芳成则负责市场运营、产销规划及大客户业务;长安福特方面,付磊与刘毅分管零售网络与服务体系。这种三方制衡的架构设计,有效避免了单一主体独大的局面,与2018年失败的NDSD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由长安福特主导的全国分销机构,因难以平衡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的利益诉求,最终导致渠道整合失败。
作为福特在华战略升级的关键举措,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突破了合资体系的桎梏。福特中国及福特国际市场集团总裁吴胜波指出:“全资模式确保了决策中立性,既能强化品牌统一形象,又能提升经销商盈利水平。”数据显示,整合后的经销商网络将覆盖超过300个销售网点,较原有长安福特(270家)与福特纵横(110家)的简单相加更具规模效应。
渠道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正在显现。原本分属不同体系的车型将实现同网销售:长安福特主打的城市SUV与福特纵横的皮卡、越野车型,将在统一网络中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这种模式与丰田中国近期推行的“单城单店”试点异曲同工——在部分城市,广汽丰田与一汽丰田的车型已实现共网销售。更值得关注的是,福特将借此推广“福特纵横”生活体系,通过门店形象升级打造集购车、体验、社交于一体的新零售场景。
然而,这场渠道变革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容乐观。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50%,而福特的电动化进程明显滞后。与此同时,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且竞争加剧。行业分析师指出:“渠道优化能减少内耗,但福特亟需在产品端发力,特别是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电动化车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福特在华电动车销量不足预期目标的40%,供应链本地化进程也落后于竞争对手。
即将于10月1日正式运营的新销售体系,将由陈晓波团队具体执行。这场被内部称为“战略突围”的变革,既要协调三方股东利益,又要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格局。正如吴胜波强调:“中国市场的竞争法则,永远是适应变化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