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近日披露,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已正式递交赴港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与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值得注意的是,法国美妆巨头欧莱雅通过旗下美町公司持有自然堂6.67%的股权,这一跨国资本合作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以2024年零售额计算,自然堂集团位列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第三位。招股书显示,该集团近三年营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营收42.92亿元,2023年增长至44.42亿元,2024年进一步达到46.01亿元。今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收24.48亿元,净利润1.91亿元。同期毛利率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66.5%提升至2024年的69.4%,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尽管财务数据表现亮眼,但集团业务结构存在显著隐忧。旗下拥有自然堂、珀芙研、美素等五大品牌矩阵,覆盖护肤、彩妆、个人护理等全品类,但旗舰品牌自然堂长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该品牌收入占比始终维持在94%以上,其中2023年最高达到95.9%。这种过度依赖单一品牌的状况,与多数实施多品牌战略的本土美妆企业形成鲜明对比。
品牌集中化特征直接反映在品类结构上。今年上半年,护肤品类以21.38亿元营收贡献87.3%的集团收入,彩妆品类营收9983.3万元仅占4.1%,个人护理品类营收1.11亿元占比4.5%,其他品类合计占比3.8%。这种"一枝独秀"的品类格局,既凸显了自然堂在护肤领域的市场优势,也暴露出其他品类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
作为深耕市场二十余年的国货品牌,自然堂凭借"你本来就很美"的经典广告语深入人心。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该品牌自2013年起连续12年位居国货化妆品零售额前两名。然而这种市场优势正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的双刃剑,如何在保持核心品牌竞争力的同时,培育新的增长极,成为自然堂上市后亟待解决的战略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