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二次创业,西安奕材上市背后资本与控制权博弈

   时间:2025-10-29 02:32:1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科创板近日迎来一家备受瞩目的半导体企业——西安奕材(688783.SH)。这家以12英寸硅片为核心产品的公司,在上市首日便展现出强劲势头,盘中股价一度飙升超360%,最终以198.72%的涨幅收盘,市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其背后不仅站着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的二次创业身影,更牵动着资本市场的敏感神经。

王东升的创业轨迹颇具传奇色彩。2019年从京东方退休后,这位显示行业领军人物并未选择安享晚年,而是转身投入芯片赛道,通过加盟奕斯伟集团开启新征程。同年,他与三位集团高管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四人合计控制奕斯伟集团67.92%股权,并通过多层架构间接掌控西安奕材。这种"创始人+职业经理人"的治理模式,在上市后遭遇了新的考验——随着公开发行稀释股权,奕斯伟集团对西安奕材的直接持股降至11.04%,即便加上一致行动人,整体持股比例也仅22.26%。

市场质疑的焦点集中在国华人寿身上。这家保险巨头通过宁波奕芯等三家基金间接持有西安奕材19.3%股份,其财产份额在宁波奕芯中占比高达99.93%,更享有对嘉兴隽望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更换权。这种复杂的股权结构引发猜测:隐身幕后的"沪上资本大佬"刘益谦,是否才是真正的实控人?面对监管问询,西安奕材披露了关键细节:国华人寿在宁波奕芯的决策权已与奕斯伟集团形成制衡,双方均享有一票否决权,而最终决策权归属执行事务合伙人奕斯伟集团。刘益谦更以书面形式承诺,仅作为财务投资者获取收益,不谋求控制权。

在半导体产业浪潮中,西安奕材的业绩曲线呈现鲜明特征。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0.55亿元增至21.21亿元,复合增长率近42%,但同期净亏损却从4.12亿元扩大至7.38亿元。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源于重资产运营模式下的折旧压力。为抢占市场先机,公司先后建成两座工厂,2024年末产能达71万片/月,占全球市场份额约7%。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随之水涨船高,三年间从4.55亿元攀升至9.19亿元,预计今明两年还将继续增加。

财务数据背后藏着积极信号。剔除折旧因素后,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2024年已达8.15亿元,较2022年增长近16倍。此次IPO募集的46.36亿元资金,将全部投入西安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旨在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招股书披露,参考行业经验,新进入者通常需要4-6年毛利亏损期,西安奕材预计2026年第二工厂达产后,盈利压力将得到缓解。

这场资本与产业的博弈中,王东升的二次创业正面临关键考验。作为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龙头,西安奕材既要应对国际巨头的竞争压力,又要化解股权结构带来的治理挑战。其能否复制京东方在显示领域的成功路径,在半导体材料领域闯出一片天地,市场正拭目以待。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