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蓝L06预售发布会后的媒体交流环节,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围绕新能源汽车安全与产品创新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他明确指出,安全性能是新能源汽车的立身之本,"若无法保障基础安全,企业便不具备生产电动汽车的资格"。针对电池安全,他提出更高标准:"未来要求车辆在遭受极端碰撞时,即便电池结构受损也必须杜绝起火风险。"
关于车门设计争议,邓承浩坦言行业曾经历非理性创新阶段。他以隐藏式门把手为例分析:"早期受特斯拉技术路线影响,叠加电动化转型需求,多数车企选择这类设计以区别于传统燃油车。"但当前市场认知已发生转变,"通过用户调研发现,燃油车与电动车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正在趋同,过度追求差异化创新反而背离了使用本质"。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深蓝汽车采取双轨并进策略。邓承浩透露:"我们同时保留机械式门把手与隐藏式设计,通过用户反馈持续优化产品方案。"这种务实态度折射出行业对创新边界的重新思考——在保持技术前瞻性的同时,更注重解决用户真实痛点。
对于安全标准的提升,深蓝汽车已建立覆盖研发、生产、售后的全链条管控体系。据内部人士透露,企业正在构建更严苛的碰撞测试场景,模拟时速超过80公里的极端工况,确保电池包在多重破坏条件下仍能维持结构完整性。这项投入预计将使单车制造成本增加约3%,但能有效降低热失控风险。
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千万辆大关,安全议题正从技术讨论上升为消费决策关键因素。深蓝汽车此次提出的"极限安全"标准,或将推动整个行业重新审视产品定义逻辑,促使企业从参数竞争转向本质安全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