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活跃,多只个股掀起涨停潮。其中,泰坦股份连续两个交易日封板,万向钱潮、恩捷股份开盘后迅速触及涨停线,市场对固态电池技术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技术突破成为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与天津大学联合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研究成果,针对锂金属负极表面固态电解质界面(SEI)的脆弱性问题,提出“塑性富无机SEI”设计理念。该新型界面层兼具机械强度与离子传输效率,使固态电池在低温及大电流密度条件下的循环稳定性显著提升,为解决“快充”与“寿命”矛盾提供了关键方案。
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方向,固态锂金属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优势,在电动汽车及储能领域展现广阔前景。然而,传统SEI膜的脆弱性导致充电效率下降及短路风险,成为制约其商业化的主要障碍。此次技术突破通过梯度亲锂/疏锂特性设计,使电池性能接近液态电池水平,为产业化扫清关键障碍。
产业链企业加速布局固态电池领域。欣旺达动力发布的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能量密度达400Wh/kg,当升科技的全固态专用高镍材料已实现20吨级批量供货,能量密度超400Wh/kg且循环性能接近液态电池。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进入全球头部物流无人机企业供应链,国轩高科金石全固态电池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预计年底完成定型。
商业化进程呈现明确时间表。中金公司预测,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实现技术定型与小规模量产,2030年全球出货量达808GWh。头部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均将2027年定为全固态电池装车关键节点,同步推进中试线产能建设与车规级验证,2030年规模化量产目标已配套产能规划。
新兴应用场景加速技术落地。开源证券指出,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向量产验证阶段过渡,预计2025年底启动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进入普遍装车阶段。低空经济、机器人、AI等领域的爆发式需求,将为固态电池打开增量市场空间,推动产业化进程提速。
二级市场反应热烈。10月31日早盘,固态电池板块涨幅居前,力佳科技上涨19.44%,昆工科技涨幅达15.13%,海科新源、星源材质涨幅均超10%。机构分析认为,随着技术瓶颈突破与下游需求释放,固态电池板块有望维持高景气度,相关企业业绩增长潜力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