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快手三农生态大会:“社交场、生活网、生意场”成型,95后新农人成创作主力军

   时间:2025-10-31 17:13:32 来源:互联网编辑:茹茹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梯田披金甲,村寨飘糯香。10月30日,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作为特邀媒体支持的“2025年快手三农生态大会”在贵州乌江寨举办。包括中国农业展览协会会长、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主席何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叶兴庆、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方涛在内的多位专家领导出席大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快手三农创作者代表一起,见证新农人的蓬勃力量与“快手村”的鲜活图景,共同探讨数字社区激发乡村活力的新路径。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方涛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汇聚了三百多位快手三农创作者和媒体人,既是一次“政府搭台+流量推动+文化赋能”的深度合作实践,更是一场聚焦三农、助力丰收的美好联结。也希望借此次会议为桥梁,能让与会的新农人创作者与他们的粉丝认识贵州、了解贵州,爱上贵州的“地道风物”。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方涛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离不开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叶兴庆表示,以快手三农为代表的新型普惠数字社区,深度契合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内在特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独特优势,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快手坚守“普惠”初心、彰显“数字”优势,培育更多优秀三农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叶兴庆

快手三农交出一年成绩单:新农人展现新力量,新品类快速崛起

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一幅充满活力的乡村新图景也在快手平台徐徐展开。大会上,快手三农社区内容中心负责人乌日娜带来了《从多元品类到短直联动,快手三农社区生长新活力》的主题分享,从社交、学习、经营三大层面,介绍了快手三农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以及为三农创作者构建多元成长路径的多重举措。

乌日娜表示:“对许多人而言,快手早已不止是娱乐。它是‘第二个家’——人们在这里,连接社交、传承知识、创造生意。”从村里大事小情首发真实记录的“生活网”,到找农技问行情,一键解锁增产答案的“学习阵地”,再到将信任转化为真实商机的“生意场”,完整的闭环已在快手形成。正如乌日娜所说:“技术正悄然连接孤岛,让乡村焕发新生。去年和大家首次提出的三农社区的‘社交场’ ‘生活网’和‘生意场’,正在一一落地。”

随着快手社区的日益完善,蓬勃的社区力量愈发彰显。最新发布的《2025快手三农生态数据报告》显示,2025年,平台三农深度兴趣用户规模已达1.4亿,日均搜索用户数跃迁至34.4万,搜索次数同比上涨24.3%;4100万日活用户在快手学习农技,每天有150万人来快手获取权威农业资讯;三农万粉作者年播放量突破7200亿次,月入过万的创作者同比增长17.9%。

据乌日娜介绍,快手三农社区的“新活力”,首先源于“人”的焕新,当越来越多年轻人扛起乡村振兴的大旗,快手也顺势成为95后年轻力量与广阔热土交汇的主场。过去一年,快手新农人创作者同比增长34.2%,30岁以下作者数量达8.4万。女性创作者占比高达63%。创作者的繁荣带来了内容的高速增长,新农人作者的日供稿量同比增长173%。他们用快手记录返乡创业日常,用镜头展示乡村新貌,宣传家乡农产品。

快手三农社区内容中心负责人乌日娜

快手三农社区的这股“新活力”,还来源于横向拓展、纵向加深的“信息通路”。数据显示,目前快手三农万粉作者,已经覆盖了重点农业大省里83.4%的区县以及96.7%的内容格子细分类目。为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农户提供从农业技术到行情资讯的全方位有效信息。不仅如此,快手充分发挥直播连麦以及短视频的优势,让农业知识多场景触达用户。过去一年,快手三农作者日均开播3.6万场,全年连麦次数超940万次,农技视频收藏与分享次数分别年增长7.1%和15.7%。

“线上新邻里”的相遇、新内容品类的崛起,也让快手三农社区有了更多烟火气,这里除了生产,更有生活。“快手三农正成为乡镇生活的线上社区,当线下真实场景被搬进线上,往日的邻里在这里重新相聚,如今的快手直播间就像是线上乡村的‘新广场’。村口的舞台、相亲的趣事、护农的猎手……这些鲜活而多样的乡村日常,既为本地人提供了记录与互动的平台,也为外界打开了了解真实乡村的窗口。”乌日娜说道。

例如,以“村口小舞台”为代表的乡村文娱活动,让普通农民从观众变为舞台主角。这种“线下搭台+线上直播”的模式已覆盖64个城市或自治州,单场观看人次超千万,从非遗展演到农活PK,既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也成为展示乡土文化的新窗口。

不仅如此,基于平台信任生态的“乡村爱情”内容也悄然生长。快手日均相亲直播时长超过440小时,乡镇用户对相亲内容的消费量一年内增长52%。“乡村爱情对对碰”等活动累计吸引超6390万人次观看,直播相亲逐渐成为乡镇青年拓展社交、寻觅缘分的新选择。

此外,因守望相助而衍生的“公益护农”等新内容品类也收获广泛关注。各地护农队通过直播记录守护农田的行动。这类内容不仅切实减少了野猪泛滥对农田的破坏,更让“公益护农”这一职业获得社会认可,展现了乡村社区的互助精神。

在乌日娜看来,浓厚的人情社区,最终会滋养出健康的商业生态。“我们从不刻意追求‘带货’,而是让‘内容建立信任,信任带动消费’,形成自然的商业闭环”。亮眼的经营数据,也是这一理念的有力背书。过去一年,平台三农作者共产生3.5亿笔订单,用户通过视频“种草”下单的规模持续扩大,日均视频种草购买用户数增长16.5%,月入过万的创作者数量也同步提升17.9%。尤为三农创作者总GMV中有78%由粉丝贡献——信任,这一传统商业中难以量化的要素,在此已成为实实在在的“增收密码”。

从一个人到一个村,用真诚与信任点亮家乡美好生活

乡村的未来,根基在人才。正如快手三农社区的蓬勃发展,正得益于众多优秀新农人创作者的涌现。为此,大会隆重揭晓了「2025快手三农金麦奖」,依据过去一年的贡献,分别评选出“十佳区域影响力达人”、“十佳活力新锐创作者”与“十佳幸福乡村带头人”。获奖三农创作者代表在大会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站在快手三农生态大会的舞台上,来自宁夏固原的@西北刀客-吴志强分享了自己从普通农民成长为127万粉丝创作者的历程。他从随手拍摄日常,到有计划地运营账号、升级无人机设备,直播间从最初几十人观看发展至单场破万人。“过去那个自卑敏感的我,没想到今天能成为一个拥有127万粉丝的快手创作者,还开起了公司养活了几十名员工。”吴志强说道。

身为持证上岗的野猪猎人,@西北刀客-公益护农 不仅会记录人与猎犬并肩护农的真实瞬间,还会将镜头对准生活中的猎犬,“就直播它们最简简单单的日常,在粉丝眼里成了最治愈的力量。”此外,为了提高粉丝黏性,每周三更也是吴志强坚持在做的,“直播让我们和老铁建立了真感情,但是下播了热闹就过去,短视频也要配合着来。”

得益于此,@西北刀客-公益护农的短视频爆款频出,带动其直播间看播总时长增长3.3倍。如今,他已成立公司带动就业,并希望从“护农”延伸至“助农”,借助快手平台的信任基础,将宁夏土豆粉、西芹等农产品推广出去,真正反哺乡村经济。

西北刀客吴志强-左

村花老赵婆子赵敏-右

短视频里,她将家长里短编织成充满朴素哲理的精彩喜剧;直播间内,她用真诚带动家乡产品销售。从三尺讲台到千万镜头前,从“村花老赵婆子”到“幸福乡村带头人”,赵敏的故事,也是快手三农生态里无数新农人的缩影。

“个子矮、没对象、一事无成”,赵敏说,这是几年前村里人对她的评价,如今,她的快手账号@村花老赵婆子 已收获超400万粉丝。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教师的经历让她骨子里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不仅通过直播带货救活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工厂,还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带动本地企业完成近300万销售额。2025年,赵敏创立了自己的食品公司,从源头严格把控质量,带动粉丝创业。“厂房刚开始组装机器,就有6000多人报名,就是凭着对我的信任。”赵敏说道。

据赵敏介绍,目前门店已有200家左右,覆盖内蒙古赤峰、辽宁朝阳、河北承德等地,其中80%的店长都是种植户、养殖户出身。‘做一个善良的人,比什么都重要。’这句话,是父母用一辈子教给我的”,赵敏表示,“我会继续扎根在家乡这片热土上,用更好的内容、更实在的产品,回馈每一位信任我的人。”

从一个人到一个村,再到千万个村。在快手三农生态中,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创作者,他们不仅是乡村生活的记录者,更是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幸福生活的实践者,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脚下的热土,用真心与行动,点亮家乡每一处烟火。

构建多元成长生态,全方位赋能优质三农创作者

本次大会还精心策划了线下嘉年华活动。在风景如画的乌江寨,设置兼具互动性和体验感的“快手村大集”与“村口小舞台”特别表演,让与会者沉浸式体验原生态的农产品与乡村文化。

三农创作者们在快手村嘉年华

事实上,本次大会选择乌江寨也别有深意:曾经这里大部分年轻人出走,交通闭塞难行,绿水青山很难变成金山银山,如今通过“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已蜕变为多民族文化共生、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的乡村振兴样本,当快手线上的数字社区遇见乌江寨线下的生动实践,两者共同勾勒出数字时代乡村发展的鲜活图景

从守护一粒种子到迎接一片收成,平台的义务,正是为每一份热爱与坚持提供土壤。为了让更多优质创作者被看见,快手平台持续推出专项举措:贯穿“春耕”至“丰收”的大额流量扶持,有效扩大了优质内容的传播声量;同时深挖细分赛道,无论是“助农帮帮团”的实效助销,还是“村口小舞台”的文化自信,都为不同领域的创作者搭建起展现自我价值的专属舞台。

面向未来,快手三农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包容的成长生态。乌日娜表示,无论是年轻新农人、村口小舞台,还是村支书、护农狩猎人、乡镇相亲红娘与细分农技专家,每一个独特的角色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回响。平台将针对重点赛道与特色作者,持续推出更具针对性的扶持计划,全方位助力每一位优质三农创作者成长。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