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浙江公司近日在舟山海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完成5G超远覆盖增强组网及极限测试任务。测试团队从朱家尖启程,以普陀区桃花岛对峙山基站为起点,向东推进至120公里外的海域,通过两天连续测试验证了低中高频段5G网络在不同天线配置下的覆盖性能,累计测试里程超过450公里。实验数据表明,在优化组网方案支持下,岸基5G信号覆盖距离突破100公里,最远端下行速率仍保持60Mbps,充分满足高清视频传输等业务需求。
针对海洋特殊环境,技术人员创新采用特制高增益天线与新型有源天线单元(AAU)设备,通过波束精准定向技术实现信号远距离传输。结合电子海图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射频参数进行动态优化,确保渔场作业区、船舶锚地及航道等重点区域实现海面与低空立体覆盖。这项技术为海上作业人员提供稳定通信保障,同时支撑海洋无人机物流、空中巡检等新兴业态发展,助力海洋牧场生产监控、保税燃油加注等关键业务数字化转型。
为破解船舶金属结构对无线信号的屏蔽难题,研发团队在主要航道推出5G CPE与船载微型基站组合方案。通过分布式覆盖技术,将5G信号均匀延伸至船舱内部,确保航行期间高清视频通话、在线娱乐等业务流畅运行,彻底消除"离岸即失联"的通信痛点。该技术已在实际航行中验证,有效提升船员与乘客的通信体验。
在远海区域通信覆盖方面,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开展"海天地一体"5G NTN网络研究。通过整合国产天通卫星系统、5G非地面网络基站及终端设备,成功完成多终端、多场景的海洋物联网与宽带数据实时传输验证。这项突破为5G NTN技术在海域商用化应用奠定基础,未来可支持更广泛的海洋监测与应急通信需求。
依托舟山丰富的海洋经济资源,中国电信浙江公司持续推进无线技术创新。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构建海陆空立体化通信网络,已为浙江海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当前实施的"宽带海疆"工程正加速推进,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布局,为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海洋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