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近日宣布,其与合作伙伴在北京及湖北两地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个液冷核心路由器现网试点项目。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作为国家信息化"高速公路"的核心枢纽,核心路由器承担着大容量、高可靠的数据转发任务。然而,随着设备容量每三年翻一番,其能耗问题愈发突出。目前单机最大功耗已超过20千瓦,且呈指数级增长趋势,给信息通信产业的节能减排带来巨大压力。
该液冷核心路由器采用创新的一体化冷板式设计,通过间接接触方式将关键发热部件(包括转发芯片、交换芯片和光模块)的热量传导至冷量分配单元(CDU)。这种设计实现了液冷机柜与机房冷却系统的解耦部署,显著提升了散热效率。
在环保性能方面,冷板式液冷系统展现出显著优势。其高散热效率可承担设备超50%的散热负荷,使机房能源使用效率(PUE)降至1.19以下。同时,该系统具有成本低、无毒无害、零排放等特点,有效降低了整体能耗。
技术兼容性是该方案的另一大亮点。冷板式液冷技术可与现有风冷设备无缝兼容,支持风冷与液冷单板的混合部署。这种设计既保护了已有投资,又能实现系统容量的平滑升级,为运营商提供了灵活的散热解决方案。
在可靠性方面,一体化冷板架构通过物理隔离设计大幅降低了漏液风险。该方案不仅延长了核心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系统可维护性,更确保了设备在长期高负载运行下的稳定性,保障了网络服务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