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传来重大进展——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系统关键部件研制取得突破性成果。作为国内聚变领域尺寸最大、重量最重的真空部件,杜瓦底座近日顺利完成制造交付并精准落位主机大厅,标志着BEST项目主体工程迈入核心建设阶段。
这个直径达18米、高约5米、总重超400吨的庞然大物,承担着BEST装置近七千吨的承重与绝热功能。作为首个入驻主机大厅的核心部件,其安装精度直接决定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项目总装集成负责人黄雄一指出,该部件涉及百余个精密接口,设计工况复杂程度远超常规设备。
在主机坑内不足100毫米的操作间隙中,工程师们完成了毫米级精度的吊装作业。杜瓦底座表面水平度误差需严格控制在15毫米内,落位偏差不得超过±2毫米。面对极端苛刻的安装条件,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专用吊具系统,通过均衡梁、提升适配器等装置的协同调节,配合多站激光跟踪仪的实时监测,最终实现部件的精准就位。
为攻克技术难关,科研人员相继突破高精度成型焊接、微米级形变控制、高真空密封等核心技术。在狭小作业空间内,团队采用动态调整吊装姿态的创新方案,确保部件与屏蔽墙保持安全间距的同时,达成设计要求的安装精度。
杜瓦底座的成功安装,为后续超导磁体、真空室等核心部件的集成奠定了关键基础。目前项目团队正参照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建设经验,加速推进主机系统各部件的安装调试,确保BEST装置按计划完成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