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车因对“2200MPa小米超强钢”的技术标注引发外界关注。针对该材料在宣传中被标注为“项目名称”的争议,小米汽车回应称,此标注属于行业常规操作,旨在补充说明技术背景,不影响材料实际性能。
据小米汽车介绍,“小米超强钢”是小米联合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高强度材料,专利由双方共同持有。标注“项目名称”仅用于说明研发背景,与材料本身的强度属性无关。该材料是目前量产热成型钢中强度最高的产品,抗拉强度较传统1500MPa钢材提升40%,屈服强度提升24%。
在具体应用中,小米YU7车型的四门防撞梁均采用这一材料。数据显示,前门防撞梁承载能力较1500MPa钢材提升52.4%,后门提升37.6%。A/B柱内嵌的2200MPa热气胀管形成“内嵌式防滚架”,使A柱承载能力提升35%,B柱提升70.5%。这些设计显著增强了车辆在侧碰和翻滚等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
无独有偶,小米手机近期也因宣传海报中的小字标注引发讨论。其17系列手机海报标注“逆光之王是产品设计目标”,这一做法与汽车宣传中的技术标注类似。对此,罗永浩在直播中直言,在宣传中添加小字规避广告法要求是行业普遍现象,例如使用“目标成为”等表述修饰“最强”“最佳”等关键词。
罗永浩强调,这种操作虽不违法,但可能误导消费者。他特别指出,小字标注不应成为“许愿池”,各品牌均存在类似行为。随后,“罗永浩声援小米”话题登上热搜,但他本人澄清,此举并非针对特定品牌,而是呼吁全行业规范宣传用语。
9月30日,罗永浩通过微博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仅针对行业现象,与商业合作无关。他希望此次讨论能推动全行业消除误导性宣传,倡导更透明的信息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