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科聚新声”网络新媒体主题沙龙第四期活动近日在百度大厦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走进百度:探讨AI技术产业化应用与未来趋势”为核心议题,吸引了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驱动产业变革展开深度对话。
活动中,百度技术团队首次系统公开了其AI技术栈的四层架构体系。从底层芯片到深度学习框架,再到通用大模型与垂直行业应用,这一全链条布局凸显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纵深。其中,“飞桨”开源平台与文心大模型作为核心支撑,展现了从基础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完整技术路径。参会者通过展厅互动体验,直观感受到百度智能云与飞桨平台如何为制造业、金融业等传统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在自动驾驶体验环节,与会嘉宾亲身试乘了“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这款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高精度地图定位,实现了复杂路况下的稳定运行。现场演示中,车辆自主完成避障、变道、红绿灯识别等操作,引发了关于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的热烈讨论。
主旨演讲环节,百度分享了AI技术在工业质检、金融风控、能源调度等领域的实践案例。例如,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部署AI视觉检测系统,将产品缺陷识别效率提升60%;某银行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智能客服,年处理咨询量突破2亿次。这些案例印证了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的现实可能。
互动交流环节,技术伦理成为焦点话题。针对大模型“幻觉”问题,专家指出当前预训练数据存在的偏见风险,建议建立动态清洗机制。关于中小企业AI应用门槛,与会者提出通过模块化工具与行业模板降低技术接入成本。百度代表回应称,将开放更多轻量化AI工具包,并联合生态伙伴构建技术赋能体系。
作为新媒体科技传播的系列活动,“科聚新声”沙龙持续关注技术扩散与社会影响。本期活动特别设置了产业观察环节,多位嘉宾提到AI技术正在从消费端向企业服务端渗透,预计三年内将成为智能设备的标配功能。这种技术下沉趋势既带来创新机遇,也对中小企业技术适配能力提出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