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旅行时,是否可以完全依赖AI完成所有规划?这个问题在近期成为不少旅行者讨论的热点。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AI在旅行场景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从生成攻略到实时翻译,甚至代订餐厅,各类功能层出不穷。然而,AI能否真正替代人类地陪,成为合格的旅行搭子?近期一次极限测试给出了部分答案。
测试者选择了一款名为AI旅行助手的App,尝试不提前做任何攻略,仅靠AI完成一次出国旅行。这款App宣称不仅能生成个性化旅行攻略,还能在行程中提供餐厅预订、酒店预订等实时服务。测试结果显示,AI在部分场景下表现突出,但在整体体验上仍与人类地陪存在差距。
在攻略生成环节,AI旅行助手通过反向提问收集用户偏好,将初始的简短需求扩展为详细提示词,最终生成包含每日规划、餐饮选择、预算分配等内容的详尽攻略。与ChatGPT的深度研究功能相比,AI旅行助手的攻略在排版和视觉呈现上更优,图片更多,信息更直观。然而,测试者发现,尽管攻略内容丰富,但实际使用中仍需大量个性化调整。例如,添加一家当地桌游店的建议,AI目前难以直接满足,仍需依赖传统软件和人工搜索。
在东京的实地体验中,AI旅行助手的代订餐厅功能成为最大亮点。日本许多餐厅采用预约制,而外语能力有限的游客往往难以通过电话完成预订。AI旅行助手的AI Agent功能可直接用餐厅人员熟悉的语言代为咨询,大幅提升了效率。测试中,即使遇到无需预订的餐厅,AI也能及时反馈信息,避免用户白跑一趟。然而,点餐环节的AI翻译菜单功能表现平平。相比直接拍照翻译,AI生成的新菜单界面操作更慢,尤其在需要服务员等待的情况下,增加了社交尴尬。
语言交互的实时性成为AI旅行应用的关键挑战。测试者发现,尽管翻译软件能完成基本沟通,但将手机递到对方嘴边的交互方式仍显笨拙,信息获取的延迟影响了沟通流畅度。相比之下,AI代订餐厅的无缝体验更接近人类地陪的服务水平。这表明,AI在旅行场景中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信息,更在于解决从数字到物理世界的行动障碍。
目前,AI旅行助手在攻略生成方面仍面临竞争壁垒。Google Maps、Booking.com等应用在路线规划、用户评价等功能上已非常成熟,AI想要超越难度极大。然而,当焦点转向物理世界的实际问题时,AI的机会逐渐显现。例如,代订餐厅、语言辅助等场景,正是AI可以发挥独特优势的地方。
据了解,AI旅行助手的开发者是知名旅行社区马蜂窝。该团队还在探索AI酒店砍价、攻略转播客等功能,试图将AI的价值从虚拟规划延伸到现实行动。测试者认为,AI的潜力不在于生成完美攻略,而在于帮助旅行者跨越从想法到行动的鸿沟。尽管当前体验仍有不足,但AI旅行应用已显著降低了不做攻略出门的门槛,为旅行者提供了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