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明日科技新星”上海聚首,无人系统赛场绽放青春创新光芒

   时间:2025-10-01 21:16:54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备受瞩目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决赛即将在上海东方绿舟拉开帷幕。这场汇聚全国青少年科技精英的赛事,自启动以来便引发广泛关注。经过前期报名与选拔,10月17日至1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队伍将在这里展开最终角逐,呈现一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科技盛宴。

据大赛组委会介绍,本次赛事报名阶段共收到全国144所军地院校的404支队伍报名。经过严格资格审查与专家评审,最终确定291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覆盖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6所院校,其中15支队伍同时参加多个赛项。参赛选手专业背景多元,涵盖无人系统应用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飞行器制造工程、通信工程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赛事的专业性与广泛参与度。

在东方绿舟的赛场上,多支队伍已展开适应性训练。上海海事大学队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这支由三名大二学生组成的队伍,分别来自电子系通信工程专业和电气自动化系自动化专业。他们自行设计无人机部件并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同时自主开发任务软件。在技术演示中,他们的无人机精准侦察模拟“危险建筑物”,通过图像传输引导无人车隐蔽接近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并避免误伤“平民”,整个过程流畅高效。队员廖永茂表示:“我们更享受比赛的过程与激情,名次只是结果。”

专家对年轻选手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特聘教授季云峰参与了陆空联合保障运输赛的评审工作。他指出,121支参赛队伍的方案各具特色:“有的学校使用现成无人系统,主要比拼操控能力;有的学校则自主设计或‘二次开发’无人机、无人车,通过加装容器、修改行走装置等方式提升性能。”他特别提到,学生们对车载容器的改造充满创意,有的安装折叠式起重臂,有的加装机械臂进行吊放,旨在快速卸载物资、节省时间,展现出周全的工程设计思路。

季云峰认为,虽然学生们的方案尚未达到科研重大创新的层次,但其中闪耀的工程创新火花令人欣喜。他们针对具体任务提出“既快又好”的解决方案,突破传统限制,为专业人士带来“思维激荡”。这种基于实践的创新能力,正是当前科技发展所需。

光纤遥控无人机挑战赛评审专家组长、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齐辉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提到,参赛队伍在光纤施放桶布局问题上展现出独特智慧:“有的队伍通过加装薄膜为施放桶修形,既减少阻力又避免光纤缠绕。”许多学生将人工神经网络与无人机飞行参数结合,通过算法辅助操控,显著提升越障效率。齐辉指出,从参赛作品可以看出,我国群众性无人系统开发、运用及竞技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技术快速迭代的阶段,对科技工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场赛事不仅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也向全社会普及了国防科技知识。随着决赛的临近,各方期待这些“明日工程师”能带来更多惊喜,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