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车企陆续披露月度销售数据,市场目光再次聚焦新能源汽车赛道。其中,小米汽车凭借上市以来的亮眼表现,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据公开信息显示,自首款车型SU7系列上市至今,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突破30万台大关,这一成绩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中尤为突出。
从产品线布局来看,SU7系列仍是小米汽车的核心支柱。该系列不仅在销量上持续领跑,其高端版本SU7 Ultra(售价52.99万元)自二季度开启交付后,也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与此同时,首款SUV车型YU7的上市更引发行业震动。数据显示,YU7在6月正式发售后的18小时内,便斩获24万台锁单量,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行业纪录,更导致终端市场出现"一车难求"的盛况,甚至衍生出二手车订单倒卖现象。
交付数据方面,小米汽车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量达15.7万台,其中7月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台,9月更进一步突破4万台大关。基于当前增长趋势,业内普遍预测其四季度交付量将持续攀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YU7产能逐步释放,这款SUV车型正成为新的增长极,与SU7系列形成双轮驱动格局。
在年度目标方面,小米汽车展现出强劲的信心。公司最初设定2025年交付30万台的计划,后由董事长雷军宣布上调至35万台。以当前完成进度计算,结合YU7带来的增量空间,提前达成全年目标已成为大概率事件。更值得关注的是,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已将出海计划提上日程,预计2027年正式进军欧洲电动汽车市场,这或将为其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不过,在市场热议小米汽车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有观察者提出隐忧。部分行业人士指出,小米当前采用的营销策略存在过度依赖话题炒作的问题,某些营销事件虽获得高流量,却可能引发用户反感。这种"把用户按在地上摩擦"的营销方式,虽能在短期内制造声量,但长期来看存在被流量反噬的风险。建议企业应将更多精力投入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通过夯实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