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移动AI赋能光模块:毫秒级精准识别光网络故障,效率大幅提升

   时间:2025-10-01 23:42:00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移动研究院在光通信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其研发的50GE QSFP28智能光模块通过集成AI分析能力,成功构建起光网络故障的毫秒级识别体系。该技术可实时检测设备掉电、光纤中断等五类典型故障,单类故障检测准确率均突破95.6%,标志着光模块从传统连接设备向智能化网络节点的关键转型。

这项突破性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光通信期刊《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论文题为《AI-Embedded Optical Modules with Millisecond-Granularity Power Analysis for Autonomous Metro Transport Network and Field Trial》。研究团队针对光模块高度标准化的物理限制,创新性地开发出三重核心技术:毫秒级光功率采样机制、故障样本增强算法以及动静态特征耦合分类模型。

在硬件层面,研究人员采用"软件触发+硬件闭锁"的协同设计,在不增加模块体积的前提下,实现10毫秒采样间隔的精准数据捕获。当网络异常发生时,系统能在3秒窗口内锁定关键光功率变化特征,为后续分析提供高保真数据源。针对AI训练中常见的样本稀缺问题,团队开发的数据增强模块通过生成对抗技术,在保持原始数据规模的前提下,将模型识别准确率提升2.3个百分点。

算法创新方面,研究团队突破传统分类框架,构建了双注意力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可同时解析光功率信号的瞬态波动与稳态特征,相比随机森林等传统算法,故障识别准确率提升达14.7%。实际应用测试显示,系统仅需25毫秒即可完成从数据采集到故障判定的全流程,将传统数小时的人工排查时间压缩至秒级响应。

这项技术革新重新定义了光模块的功能边界。通过将智能化能力嵌入标准封装,每个光模块都成为具备自主感知能力的网络节点。当光纤弯折、连接器松动等微小故障发生时,系统能即时捕捉0.1dB级别的光功率波动,实现故障类型的精准区分。这种"秒级锁存、毫秒识别"的能力,为5G及未来6G网络的高可靠性运行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论文详细阐述了从硬件设计到算法优化的完整技术路径,包含采样电路原理图、神经网络架构图等核心资料。该研究成果已在现网环境中完成验证,其毫秒级故障响应能力可显著提升光网络运维效率,为通信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