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与约翰·M·马丁尼斯三位科学家共同摘得这一殊荣。他们的突破性研究聚焦于电路中的宏观量子现象,首次在实验层面证实了量子隧穿效应与能量量子化在宏观尺度下的存在。
这项成果颠覆了传统认知——量子力学通常被视为微观粒子的专属领域,而三位科学家的工作却证明,当电路元件缩小至纳米级时,宏观系统同样会表现出量子行为。例如,他们发现电子能够以概率形式“穿透”原本不可逾越的势垒,且能量变化呈现离散的量子化特征。这种跨越微观与宏观界限的发现,为量子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扫清了关键障碍。
在量子计算机领域,他们的研究提供了更稳定的量子比特构建方案。传统量子比特极易受环境干扰,而基于宏观量子隧穿效应的新型设计,通过控制电路中的量子态跃迁,显著提升了计算过程的稳定性。量子加密技术同样受益于此,量子密钥分发过程中对能量量子化的精准操控,使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达到理论极限。
量子传感领域也因这项成果获得革新。利用宏观量子系统的超高灵敏度,科学家开发出能探测单个光子或微小磁场变化的传感器,其精度远超经典设备。这些技术已初步应用于医学成像、地质勘探等场景,未来或将在引力波探测等前沿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根据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公告,三位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这项奖励不仅是对个人学术成就的认可,更标志着量子技术从理论探索向工程化迈进的转折点。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一个由量子效应驱动的技术革命时代正在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