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秋佳节传喜讯!中国科学家发现月球背面月幔比正面更“冷”

   时间:2025-10-07 20:53:4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家航天局与国家原子能机构近日联合宣布,基于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月球背面月幔温度显著低于正面,这一发现为理解月球“二分性”特征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研究团队通过多学科交叉分析,首次从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角度证实了月球两半球的热状态差异。

该突破性成果由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牵头,联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共同完成,相关论文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地球科学》。研究聚焦嫦娥六号任务从月球艾特肯盆地带回的1935.3克珍贵样品,通过创新性的温压计测算方法,揭示了月幔深部的热力学特征。

月幔作为月球最大的内部结构层,其热状态直接影响着月球45亿年来的演化历程。研究团队采用“单斜辉石单矿物温压计”“单斜辉石-熔体平衡温压计”及“斜长石-熔体平衡温度计”三种独立技术手段,对样品中典型矿物进行成分解析。结果显示,嫦娥六号玄武岩结晶温度约为1100℃,较嫦娥五号月球正面样品低近100℃。通过岩石学模型模拟结晶过程,四种独立方法均得出一致结论,有力证实了月球背面月幔的“低温”特性。

进一步分析显示,月球背面月幔潜能温度约1400℃,显著低于正面的1500℃。研究团队创新性地结合月球遥感数据,对正背面月海玄武岩区域进行大范围验证,卫星遥感计算的表面岩石化学成分表明,背面月幔温度较正面低约70℃,与实验室分析结果高度吻合。这种多尺度验证方法显著提升了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月球“二分性”现象早在阿波罗时代就被科学家关注。研究指出,月球正背面在地形地貌、元素分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正面月海覆盖面积达30%以上,而背面不足2%;放射性元素在正面富集,背面则相对匮乏;地形上,正面呈现开阔平坦特征,背面则布满复杂沟壑与悬崖。这些差异的形成机制长期困扰学界,此次月幔温度差异的发现,为破解月球演化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