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金融行业正经历一场由数据驱动的深刻变革。由江苏苏州农村商业银行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金融时报社提供媒体支持的“2025智慧金融核心数据库转型实践研讨会”在苏州圆满落幕。会议以“太湖论数,共筑金融新核心”为主题,聚焦金融核心数据库改造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为区域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案例。
苏州农商行行长庄颖杰在致辞中指出,金融行业对系统可靠性、性能与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苛。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华为通过提供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助力该行完成了数据中台、支付系统及核心系统的全面升级。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业务效率,更为区域银行业探索智慧金融转型树立了典范。
华为金融数据库军团总裁杨柏梁从行业挑战出发,强调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系统需具备更高韧性与弹性。他提出,面对新业务部署周期缩短、网络攻击频发等问题,构建自主创新的核心数据库解决方案已成为行业共识。通过围绕客户、场景与数据开展敏捷创新,金融企业可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而这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进,实现标准共建、难题共克与成果共享。
会议期间,《区域性银行核心数据库转型实践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由苏州农商行与华为联合编制,为区域银行提供了自主创新的架构标准与数智化转型路线图。与此同时,双方共同揭牌“新一代金融数据基础设施样板点”,标志着苏州农商行成为国内首家落地“GaussDB+OceanStor Dorado”存算分离架构的区域银行。这一实践通过存贷汇核心业务的全面自主升级,为行业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范式。
在技术分享环节,苏州农商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助理蒋蔚介绍了该行的创新实践。通过采用华为双活部署模式与GaussDB数据库替代方案,银行实现了业务功能创新与技术架构优化,从赋能前台营销、提升中台效率到加强科技治理,全面支撑了业务转型需求。这一实践不仅提升了数字金融科技水平,更为未来战略部署奠定了基础。
华为金融数据库军团副总裁赵玮则从解决方案角度提出,华为将围绕多读多写高性能、异地数据高可靠、四层协同防攻击及智能运维四大方向,打造“又快又稳”的金融数据库。该方案通过性能与稳定性的双重突破,已成为金融机构数据库选型的优选方案。
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数据库运维高级工程师袁雷分享了“一三六五”数字化转型经验。该行通过生产中心与容灾中心1:1部署,采用华为GaussDB+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存算分离方案,构建了同城双AZ与三AZ容灾体系,确保业务连续性与数据安全。这一实践为中小银行提供了高可用架构的参考样本。
华为中国政企产品解决方案架构师李建祥进一步指出,华为存储架构升级、AI推理存储及数据库存算分离等方案已在金融机构广泛应用。这些技术通过提升系统性能、优化运营成本及强化安全防护,有效满足了金融行业对数据保护与合规性的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