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十四五”气象建设成果斐然:自研系统领先,综合观测体系覆盖全球

   时间:2025-10-11 16:50:54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国新办今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就。我国已构建起覆盖陆海空天的现代化综合气象观测体系,该体系由9颗风云气象卫星、842部天气雷达、131个高空气象观测站及9万余个地面气象站共同组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监测网络。35颗商业气象小卫星首次被纳入业务运行,有效补充了风云卫星的掩星数据观测能力。

在核心技术领域,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探空系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打破了GPS在气象探空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显著提升了灾害性天气的监测精度,目前灾害性天气监测率已提升至83%,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到13分钟,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撑。

天气雷达监测体系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全面升级。监测网覆盖范围已超过90%的人口聚集区,所有监测产品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国灾害性天气综合监测识别率突破80%,尤其对强降水、冰雹、龙卷和雷暴大风等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数值预报作为气象预报的“芯片”,我国已建立起完全自主可控的全球区域数值预报业务体系。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气象预报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全面自主化,为精准预报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毕宝贵指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陆海空天协同的综合观测体系。该体系以气象卫星和雷达为支柱,整合地面气象站、气象探空、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及温室气体观测等多维度数据,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立体监测网络。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气象早期预警系统“妈祖(MAZU)”已在多个国家落地应用。该系统向发展中国家分享递进式气象服务和高级别预警“叫应”等实践经验,并与各国共建城市工具箱、风云地球工具箱及海外设备等业务平台,为全球气象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