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亚洲首个电磁弹射微重力装置亮相:小鼠实验启幕,助力科研新突破

   时间:2025-10-13 10:01:01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传来重磅消息,亚洲首个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成功完成生命科学领域的微重力实验,这是我国首次在地面开展小鼠微重力科学实验,标志着我国在微重力实验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据了解,该实验装置高度约44米,相当于15层楼高,整体采用重达300多吨的钢架结构,通过4万多颗螺栓精准连接,确保装置的稳定性和精度。整个装置形似一座大型电梯,实验舱位于电梯井位置,直径1.2米,高2米。

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将6只注射了药物的小白鼠放入实验舱,通过微重力环境研究靶向药物突破脑血屏障的作用,为人类肿瘤靶向药物开发提供关键数据支撑。这一实验的成功开展,得益于电磁弹射技术的独特优势。

该装置的核心技术是电磁弹射,与“福建舰”航母上的电磁弹射原理相同,但方向不同。航母采用水平弹射,而此装置为垂直弹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喆介绍,装置配备两组直线电机,并列运行,可将实验舱加速至每秒20米的速度弹出,通过自由上升和下落运动获得微重力环境。在装置上浮和降落过程中,各能提供2秒的微重力时间,有效微重力时间达4秒。

与传统落塔实验装置相比,电磁弹射装置具有显著优势。传统落塔实验中,载荷降落地面的冲击力较大,基本在20个g以上,而电磁式装置可将冲击力大幅降低至5个g。电磁式装置效率更高,传统落塔一天最多进行3次实验,而电磁式装置损耗仅为电能,实验费用也大幅降低。

目前,该装置已引起广泛关注。央视新闻特地连线中国科学院实验现场,进行展示和讲解,让公众近距离了解电磁弹射技术。据透露,今年该装置还将首次在地面模拟月球微重力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科研团队并未止步于此,他们正在规划建设一个地下800米深的电磁弹射微重力科学实验设施,预计微重力时间可达20秒。这一设施将为我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