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汉学家探访上海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见证中国技术引领,期待中外合作新篇

   时间:2025-10-14 14:15:3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召开前夕,来自全球的汉学家们齐聚上海浦东张江模力社区,走进中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麒麟训练场。工程师们正在对不同型号的人形机器人进行调试和训练,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引发了汉学家们的浓厚兴趣。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中国多地已加快布局相关领域,其中上海张江模力社区的训练场尤为引人注目。该训练场首期可容纳超过100台人形机器人同时进行训练,为技术迭代提供了重要平台。

澳大利亚汉学家李木兰在参观过程中表示,中国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等高端领域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过去,中国制造往往与纺织品和鞋类联系在一起,但如今的技术进步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她强调,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产业层面,更对全球科技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汉学家魏美玲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里的技术创新速度非常快,水平也相当先进。"她表示,自己此次前来就是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践,希望将相关经验带回本国。

在关注技术进步的同时,汉学家们也探讨了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李木兰认为,人形机器人的普及既带来机遇,也引发担忧。"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我们需要学会以新的方式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互动,同时确保所有人都能适应未来的变化。"

此次参观让汉学家们对中国科技创新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他们普遍认为,中外在科技合作和文化交流方面仍有巨大潜力。李木兰特别提到,澳大利亚与中国应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增进相互了解。"让更多澳大利亚人亲眼看看中国的发展,这对促进双方理解非常重要。"

意大利汉学家范狄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强调,随着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世界各国都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这种了解不仅限于科技领域,还包括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