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现场,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就行业发展趋势发表了重要观点。他指出,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这一进程并非简单的竞争游戏,而是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共进的关键阶段。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体系,已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
雷军分析称,产业发展已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上半场的电动化转型基本完成,主流车企均已实现核心三电技术的自主可控;下半场的智能化竞赛则进入深水区,自动驾驶算法、车路协同系统、智能座舱等创新技术正在重构汽车产业的底层逻辑。这些突破不仅改变了产品形态,更催生出全新的生产范式和商业模式,用户对汽车的认知正从交通工具向"第三生活空间"转变。
针对行业现存问题,雷军提出四项建设性倡议:以安全为发展底线,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体系;以创新为驱动引擎,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以协同为发展路径,通过开源共享加速技术迭代;以文明为产业底色,联合抵制网络水军、恶意抹黑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他特别强调,企业应将主要资源聚焦于核心技术攻关,避免陷入低水平内耗。
这位科技企业领袖的发言引发广泛共鸣。与会专家指出,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面临技术迭代加速、标准体系待建、伦理法律滞后等多重挑战,亟需建立跨行业协作机制。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已突破45%,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率不足60%,产业链协同创新迫在眉睫。
大会同期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白皮书》显示,未来三年将是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期。随着5G-A、AI大模型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将向"车路云一体化"方向演进,这需要整车企业、科技公司、基础设施运营商等形成战略协同,共同突破数据孤岛、算力瓶颈等发展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