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近日在机器学习领域发布三项突破性研究,聚焦人工智能在软件质量工程(QE)领域的创新应用。这些研究覆盖测试自动化、代码漏洞修复及预测等核心环节,为提升行业效率提供了全新技术路径。
针对传统QE测试中质量工程师需耗费30%-40%时间手动制定测试计划、用例及自动化脚本的痛点,苹果提出基于混合向量图与多智能体编排的RAG框架解决方案。该框架通过六个分工明确的AI智能体(包括合规性保障、历史测试审查、冲突解决等模块)协同作业,实现测试全流程自动化。实验数据显示,该方案在准确率(94.8% vs 基线65%)、效率(时间减少85%)及缺陷检测能力(提升35%)方面均取得显著突破,同时确保测试文档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在代码漏洞修复领域,苹果推出首个真实场景软件工程训练环境SWE-Gym。该平台整合了2438项源自GitHub热门Python代码库的真实任务,通过模拟场景训练基于语言模型的AI智能体解决代码漏洞。经测试,训练后的模型任务解决率达72.5%,其衍生的简化版SWE-Gym Lite更适用于快速原型开发。研究证实,该技术可有效提升各行业开发者的生产力。
针对人工测试耗时低效且易出错的缺陷,苹果研发了ADE-QVAET自动编码器Transformer模型。该模型融合自适应差分进化与量子变分自动编码器-Transformer技术,并引入自适应降噪增强机制,可在代码开发早期精准识别缺陷。这一创新解决了传统AI缺陷预防方法“事后补救”的弊端,研究指出其未来结合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后,或能实现软件问题的提前预警。
尽管苹果尚未明确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现有产品,但Xcode 26已支持第三方AI账户,其自主研发的代码修正模型落地可能性显著提升。这些技术突破标志着人工智能在软件质量工程领域的应用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