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从业者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焦虑与机遇。随着讨论焦点从“AI能做什么”转向“如何生存”,一个由商业现实主导的新周期已然开启。过去一年,我们目睹了模型的飞速迭代,也见证了创业公司在激烈竞争中的挣扎与探索。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增长法则——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和数据飞轮,似乎在新时代中逐渐失效。创业者和转型企业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客户是谁?如何收费?壁垒何在?如何生存?针对这些问题,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与三位关键人物——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亚马逊全球副总裁储瑞松——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投资人、创业者和技术服务提供者的视角,共同折射出Agentic AI时代下从业者的真实处境。对话揭示了新的商业范式:交付结果而非工具。按结果收费的模式,或许能成为中国软件企业的突破口。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B端,在C端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面对大厂的竞争压力,创业公司需要找到独特的生存之道。朱啸虎指出,工具类企业在每个技术周期的早期都有机会,但随着大厂介入,生存空间会迅速缩小。他建议创业者聚焦细分垂直行业,直接交付结果,远离大厂的主战场。
储瑞松则强调亚马逊云科技对创业者的支持。通过推出新的服务和工具链,亚马逊云科技帮助创业者加速创新,聚焦于价值创造。他指出,Agentic AI的爆发要素已经具备,包括大模型具备自主判断能力、MCP协议的普及以及开发工具链的完善。
在软件开发领域,Agentic AI正在改变价值交付方式。储瑞松认为,软件企业需要从提供工具转向交付结果。例如,呼叫中心软件应能自动化处理客户支持需求,法律Agent服务应能直接生成可供律师审阅的法律文档。这种转变不仅影响交付方式,还改变了软件开发的生产过程。
傅盛分享了猎豹移动的组织变革经验。他认为,AI变革应分三步走:思想变革、组织变革和产品变革。通过全员编程和AI特种兵训练营等举措,猎豹移动成功提升了开发效率。傅盛强调,工具并非没有生命力,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新的组织和思维构建新的产品形态。
关于壁垒问题,朱啸虎认为,在Agentic AI时代,传统的网络和规模效应正在减弱,数据壁垒也没有那么高。他建议创业者找到巨头看不上的细分领域,闷声发财。储瑞松则强调执行力的重要性,建议创业者充分利用平台能力和工具链,避免重复造轮子。
在全球化方面,朱啸虎指出,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创业者应考虑出海。他建议在国内打磨产品和团队,然后到海外赚取毛利。储瑞松认为,AI时代为中国软件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亚马逊云科技愿意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傅盛则更激进地建议,创业者从第一天起就应瞄准全球市场。他指出,中国开发者的效率和应用研发能力已超越美国,创业者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储瑞松补充道,中国软件企业在开发技术和用户体验方面已达全球一流水平,但在复杂业务流程理解方面仍有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