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智能体“抢购物券”显身手,手机厂商转战应用层探索新路径

   时间:2025-10-19 03:00:1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国手机厂商在端侧AI领域展现出全新策略,不再盲目追求大模型参数规模,转而聚焦场景化应用与用户体验提升。这一转变源于行业对成本与效益的重新考量——此前国内某头部手机厂商AI负责人直言,构建千亿级参数模型需两万张以上GPU卡,投入超200亿元仍难见底,终端厂商卷入通用AI竞赛已不现实。

荣耀CEO李健在最新发布会上演示了AI的实用价值:观众与智能体"YOYO"进行10秒购物比价,前者花费2610元购买宠物机器人与金条,而YOYO通过自动抓取600元优惠券,以2016元完成交易。这一场景背后是AI与手机系统的深度融合——通过自研架构,荣耀实现了与阿里、高德等应用的无缝对接,同时优化CPU/GPU运算效率及网络连接,甚至细化到与汇顶指纹芯片的协同调优,显著提升抢购成功率。

其他厂商亦在探索差异化路径。vivo的端侧多模态模型已具备128K长上下文处理能力,出词速度达每秒200token,接近云端水平;OPPO则聚焦文本记忆功能,其语音助手可自动识别账单并记账。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透露,通过DeepSeek开源技术,行业首次在千亿参数模型能力上实现拉齐,小模型通过蒸馏迭代也能达到同等效果,这为终端厂商提供了更务实的选择。

尽管场景落地初见成效,但端侧AI仍面临多重挑战。功耗问题首当其冲,持续使用AI功能会导致手机续航缩短2-3小时;内存占用同样制约发展,7B模型需3.5G内存,运行后8G机型剩余空间被严重挤压。更关键的是成本压力——独立NPU芯片研发成本较普通芯片高15%-20%,而训练4000亿参数模型需50亿元,其中15亿元为电费,且后续每年需持续投入。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转型的必要性。Counterpoint追踪显示,2023年仅20%智能手机支持GenAI,到2029年该比例将升至57%,中国品牌是主要推动力量。目前,vivo AI覆盖场景已达2500个,OPPO为2200个,荣耀YOYO支持的场景数从7月的200多个跃升至Magic8发布时的3000个,三个月增长15倍。

厂商对未来形态的探索更为大胆。李健透露,荣耀正在研发机器人手机概念产品,融合AI手机、机器人与摄像机功能,预示着从AI Phone向Robot Phone的演进。这种设备将具备"超强大脑",能实时感知环境并自主决策。尽管当前仍处概念阶段,但行业普遍认为,应用层的突破或将为中国手机厂商构建新的商业闭环。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