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南昌举办的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上,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历军发表了题为“以算力为笔,VR为墨:共绘数智未来新图景”的主旨演讲。他指出,随着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物理模型与数据模型的深度耦合已成为这些领域的重要特征,呈现出“超智融合”的新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正推动VR产业与AI深度融合,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泛VR技术场景对先进计算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虚拟现实需要高精度物理模拟、高帧率并行渲染和实时手势追踪;数字孪生依赖多物理场仿真、海量数据融合与可视化;元宇宙则要求大规模分布式模拟、AIGC内容生成和虚拟人智能交互。这些技术均对超级计算和智能计算提出了新的挑战。
历军强调,泛VR领域的技术实现几乎都需要超级计算与智能计算的协同支持,这种“超智融合”将成为未来计算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AI技术驱动了算力模式的转变,物理模型驱动逐渐向数据模型驱动过渡,两者在泛VR产业中加速耦合。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也为计算架构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作为高性能计算机研发与服务的领军企业,中科曙光在VR产业链中承担着基础算力支撑的角色。2018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由中科曙光牵头组建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旨在构建以芯片为核心的先进计算技术链和生态链。该中心从底层CPU、GPU到上层应用,建立了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有效补齐了供应链短板。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科曙光已实现软硬件核心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化,构建了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产业体系。通过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平台,公司发起成立了海光产业生态合作组织(简称“光合组织”),打造了覆盖芯片、整机、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计算服务的全栈应用体系。目前,光合组织已汇聚6000余家合作伙伴,完成1.5万余项软硬件测试项目,并通过28个实体生态适配中心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闭环。
在底层芯片领域,光合组织加速推进C86+DCU架构技术研发,布局全栈AI硬件产品,全面满足各行业对AI算力的需求。然而,历军也指出,我国AI算力领域仍面临高端算力不足、国产加速卡性能差距、自主硬件生态不成熟等挑战。为缩小与国外顶级水平的差距,产业界已达成共识,需发展更大规模、更高效的计算集群。
围绕这一目标,中科曙光正积极推动超集群系统架构创新,为多模态大模型开发等场景提供高效算力支持。同时,公司持续联合国产AI芯片企业与主流大模型厂商,在技术融合趋势下打造软硬一体的技术栈生态圈,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