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时报》披露,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正加速推进自动化战略布局,计划在未来数年内通过部署机器人系统削减超过60万个美国本土岗位。内部战略文件及多名知情人士证实,公司已制定明确时间表,目标在2033年前完成这一大规模人力替代,即便同期商品销售规模预计将翻倍增长。
研发团队透露,亚马逊正着力将自动化技术覆盖75%的运营环节。根据规划,到2027年将有约16万个美国岗位被机器人取代。财务模型显示,每件仓储配送商品的运营成本可因此降低0.30美元,2025至2027年间预计为公司节省近126亿美元(按当前汇率约合894.26亿元人民币)。
面对可能引发的社会争议,亚马逊被曝采取多项应对措施。内部文件显示,公司讨论过参与社区共建项目以缓解公众担忧,同时在公开表述中刻意规避"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敏感词汇,转而使用"先进技术"等模糊表述。部分机器人设备还被重新定义为"协作机器人",强调其与人类员工协同作业的特性。
针对媒体报道,亚马逊回应称相关文件存在片面性,不能反映公司整体人力资源战略。公司特别澄清,管理层未收到任何关于特定词汇使用的指令,相关报道存在信息失真。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达龙·阿西莫格鲁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亚马逊对自动化有着超乎寻常的推动动力。他分析称,一旦该公司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这种技术替代方案将迅速被其他企业效仿。这位经济学家特别强调,若亚马逊成功实现既定目标,这家美国最大雇主之一的身份将发生根本转变——从就业创造者变为就业削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