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东盟共聚都匀论坛:以职教为桥 推动新能源技术协同创新与发展

   时间:2025-10-22 12:25:36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场聚焦新能源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国际论坛在贵州都匀拉开帷幕。这场由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框架下的重要活动,由黔南州教育局牵头主办,黔南州职教联盟与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办,并获得贵州省职业教育学会的大力支持。论坛以"新能源技术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为区域新能源产业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搭建了跨国交流平台。

在主旨报告环节,来自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智能储能管理、动力电池检测技术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会者不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更结合东南亚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具有实操性的产业升级路径。值得关注的是,论坛现场签署了三项跨国合作协议: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泰国博仁大学、柬埔寨端华大学达成教育合作备忘录,同时聘请来自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三所东盟高校的6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标志着区域职业教育师资交流进入新阶段。

产业界与教育界的深度融合成为本次论坛的突出亮点。在授牌仪式环节,浙江吉利汽车等8家行业领军企业与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为"订单培养班"揭牌。这种"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创新模式,通过企业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承诺毕业即就业的"三共一诺"机制,有效提升了技术技能人才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活动现场还发布了由校企联合编写的《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等3部专业教材,填补了区域新能源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空白。

当前,在全球碳中和目标驱动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产业合作呈现爆发式增长。据统计,2024年双方新能源技术贸易额同比增长42%,技术人才缺口超过15万人。此次论坛作为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先导活动,通过构建"教育协同培养-技术联合攻关-产业无缝对接"的三维合作体系,不仅为区域新能源产业升级提供了人才保障,更开创了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范式。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这种"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合作机制,将成为破解发展中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难题的示范样本。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