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测试近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8.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1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02亿元,同比增长30.75%,净利润2486.24万元,同比增长0.50%。尽管业绩保持增长态势,但盈利能力指标出现波动,前三季度毛利率67.46%同比上升0.91个百分点,净利率26.10%却同比下降1.71个百分点。
费用结构变化成为关注焦点。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期间费用总额1.39亿元,同比增加1065.90万元,但费用率下降0.13个百分点至36.09%。具体构成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4.64%至5667.35万元,管理费用增长8.51%至4239.62万元,而研发费用同比减少8.91%至3974.25万元,占营收比例降至10.3%。这种"重市场轻研发"的投入模式,引发市场对公司长期技术竞争力的讨论。
作为国内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的龙头企业,东华测试自1993年成立以来持续深耕核心技术。公司目前掌握从传感器到信号处理算法的全链条自主技术,产品覆盖航空航天、重大装备、轨道交通等60余个行业,其中60%以上产品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近年来通过参与载人飞船测试系统、国产航空发动机监测系统等重大项目,逐步打破外资企业在高端测试领域的垄断格局,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60%-70%。
在传统业务保持稳定的同时,公司正加速布局新兴领域。2025年上半年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实现营收1.9亿元,占比68.8%;结构安全监测系统营收0.35亿元,同比下降13%;电化学工作站营收0.28亿元,同比增长10.3%。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依托在力学传感领域的技术积累,已成功研发六维力传感器并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该产品可同步检测三维空间力和力矩,为机器人提供精准力觉反馈,目前正与多家机器人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产业协同方面,公司于2025年9月与南通振康机械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旋转关节模组测试控制平台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共同开拓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市场。这一动作与公司正在推进的1.5亿元定增计划形成呼应,其中1.05亿元将用于智能化测控产业升级项目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生产设备构建智能生产线,提升产品制造工艺水平。
技术认证领域取得新突破,东华校准实验室在2024年通过扩项评审,成为国内首批具备机器人多维力/力矩传感器检测能力的CNAS认证实验室。太平洋证券研报指出,随着智能化测控项目落地及机器人传感器业务拓展,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将分别达到6.32亿元、7.93亿元和9.88亿元,净利润有望实现1.71亿元、2.23亿元和2.79亿元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