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十年相伴:拼多多与亿万消费者共绘美好生活新画卷

   时间:2025-10-23 07:27:0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内蒙古根河市,被誉为“中国冷极”,全年封冻期超过200天。对于生长在这里的田宇来说,网购曾是一件奢侈的事。从根河到最近的主城区,单程需要近三个小时的车程,而“不包邮”“退货难”等问题,更让网购变得遥不可及。直到2015年,4G网络刚刚普及,田宇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第一次了解到拼多多。拼单的玩法和优惠的价格,让她迅速成为平台的忠实用户。如今,她新家的洗衣机、洗漱台、清洁剂,甚至几块钱的洗碗布,都来自拼多多。“以前根本不敢想,现在连大家电都能包邮送上门。”田宇感叹道。

拼多多的十年,不仅改变了田宇的生活,也让无数偏远地区的消费者享受到实惠。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牧民白嘎丽玛的童年记忆里,买菜要坐车去隔壁村,上县城采购来回一次需要四小时。由于物流不便,村里人一度对网购望而却步。但2021年返乡时,白嘎丽玛发现,村里几乎所有人都开始用拼多多。通路、通电、通网后,草原也被纳入包邮区。村里卖15元的棉线手套,拼多多上不到10元;县城单价40元/平方米的地板革,拼多多价格只要一半。白嘎丽玛甚至用拼多多买来的GPS装在领头羊上,实时监控羊群位置,减轻了放牧压力。她还办起一家蒙古包民宿,盛夏两个月收入最高能达到10万。“电商送来的新工具,让生活和挣钱都变得更容易了。”她说。

拼多多的拼单模式,从一开始就带着“实惠”和“有趣”的基因。2016年,宋宋在办公室里第一次参与拼单,不到1分钟就完成了下单,价格比平时优惠一半。这种由熟人推荐、多人拼团的新型购物方式,让她感到新鲜。“不领优惠券、不加购物车,在微信内就能快速下单支付,还能赚到与人分享的快乐。”拼了几次后,宋宋发现,拼多多似乎更懂她了:家居好物、当季水果……每次登录,总能找到她需要的东西。十年间,拼多多的活跃用户从零增长到逾9亿,活跃商家数上千万,主站和多多买菜融入了城镇乡村的生活日常。

在青海省夏吾特村,公保加的小超市曾是村里唯一的“购物中心”。但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他意识到,村民的消费需求正在变化。2022年,拼多多发起“西进行动”,通过模式创新和物流补贴,大幅降低了西行包裹的物流成本。如今,公保加的小超市成了快递驿站,每天进站的包裹超过100件,旅游旺季甚至接近200件,其中超八成来自拼多多。“以前买东西是一个价,运费是另一个价,很多人就不愿意买;现在不仅包邮,很多商品还有运费险,退货都免费,大伙儿买东西意愿很高。”公保加说。村民们如今想要什么都能在线上买到,“县城130元的插排,拼多多30元就能买到,还包邮送来”。

四川凉山的美姑县,曾因交通不便,网购从下单到收货至少需要一周。2020年,多多买菜在全国铺开,站点开进了美姑县。当新鲜的阳光玫瑰、油麦菜和鲈鱼次日抵达这座凉山腹地的小县城,多多买菜的名字被口口相传。作为网格站负责人,吉克古千说,用户的涌入“既突然,又持久”。“平台业务人员一度调集30人来帮忙,从早到晚都送不完。”如今,多多买菜解决了当地吃鲜难的问题,站里仅鸡蛋一天就送出上万个。“100元出头,能买足一家七口的火锅菜品。”吉克古千说。

十年来,拼多多始终专注电商赛道,坚持让利普惠。在重庆山村,李春花起初是全村老人的“代购”。帮73岁腿脚不便的老人买电饭锅,为64岁坚持砍柴做饭的阿姨买“劈柴尖”,替78岁独自生活的夫妻拼电磁炉……后来,她甚至教会不少老人自己网购。“老人们最在意几件事:东西要实惠,质量要过得去,关键是不能有邮费!”李春花说。在海南县城,陈晨自2016年首次拼单,至今已近十年。从职场单身女性到二孩母亲,拼多多的商品融进了她的生活和工作。“既像街边十元店,纸品、发饰、五金、文具等生活日百唾手可得;也像一座无所不包的百货商城,珠宝服饰、家电数码、潮流奢品应有尽有。”

拼多多的第一个十年,是让实惠抵达更远地方的十年。从沿海到边疆,从高原到深山,从老人到青年,它悄然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正如田宇所说,坐在新家的沙发上,看着头顶的吊灯和浴室的奶油风一体柜,她心满意足地笑了。更好的生活,还在后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