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深圳南山清华信息港的每周发明聚会上,经常会看到一位曾被中国发明协会等权威机构,在卫视央视等多家电视台上评为“金点子行动十大发明人”、“中国十大百姓专利人物”、”最具创意发明人”、“最具创富潜力专利人物“等的解文武的身影,他还曾被报纸杂志称为“手机被盗专业户”、“发明流浪汉”、“专利斗士”等等。
解文武除了在每周发明会上分享自己近年来在中美欧多国布局的系列手机安防发明专利,以及相关APP软件开发项目外,还以被尊称为“高价值专利实战导师”的身份,向参会的发明人、项目开发创业者讲授他二十多年来在专利发明领域摸爬滚打的丰富经验。
由此,解文武被多家小微科技公司和不少发明人邀请成为他们的专利顾问,免费提供专利发明方面的法律和实务咨询。并且,他还在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办、深圳软件行业协会承办的知识产权实务培训会上,受邀为讲师,向到场的专利律师、代理师、企业专利主管、从业者等分享《如何炼成高价值专利?》的课程。
“我不希望太多的发明人像我一样,要走那么多弯路!”解文武说。他之所以无偿向众人传授高价值专利的实操知识财富,是因为他深刻亲身体验过民间创新者在专利申请与维权路上的惨痛艰辛和陷阱。

从手机屡屡被盗,到专利屡屡被偷!
解文武的故事,始于九十年代的安徽。1992年,解文武毕业于安徽工学院(后并入合肥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被分回其家乡宿州一合资公司做业务,后下海经商从事通讯器材的经营。
1997年5.17世界电信日,手机入网费从一万多元一次性降到三千多元,手机销量激增,解文武开始卖手机,仅一年多他赚了几十万元,成为小城市里率先富裕的万元户。
但好景不长,1999年元月,解文武新开业不久的连锁店铺内深夜首次被盗,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店铺及运营商大厅内的柜台以及进货途中的手机接连失窃,先后损失多达200部手机,相当于所赚的几十万元血汗钱被洗劫一空。
正是这段经历,解文武经常会在半夜噩梦冷汗中惊醒:店又被偷了!为了破案,并非软通电子专业出身的他,从此走上了手机安防技术的探究钻研冥思苦想之路。
2000年12月中下旬的一个暴雪深夜,解文武隐约在梦里想到自己被盗的手机自动拨号开口“说话”,告诉他哪个号码在用被窃手机。知道了手机号码不就有了破案线索了吗?于是解文武没穿棉衣就从床上起来,连忙记下了梦里的想法并完善技术方案,结果就有了手机非法换卡自动报失的方法发明,并于2003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专利号01802972.8。
这项技术被当时的专业杂志《移动信息》称为“中国第一个拿得出手的手机发明”,解文武也因此获得专交会金奖等诸多奖项和荣誉。
然而,荣誉的背后却是解文武道不尽的辛酸。虽然一开始他的技术转化还算顺利,从在先专利申请提交后不到一年就有手机厂商经他技术许可生产出世界上的第一款防盗手机,但解文武没想到的是,后来他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却深深陷入持久的专利诉讼之中,无法自拔。
几十家手机品牌都用了解文武的专利,但大多数都不愿支付许可费。为了同多家手机厂商打官司,解文武关停了自己的通讯器材公司,甚至卖掉了老家150多平方的大房子,带着老婆孩子同别人合租挤在北京不到15平方的居室内,操弄法律文书与巨头们舞墨论剑!由之前的万元户变成了“专利发明北漂流浪汉”!
曾经让解文武一度绝望的是他的发明专利在2006年被世界500强企业向国知局专利复审委宣告无效,复审委做出其专利权无效的决定。这相当于要了解文武的命!为此他甚至写下绝笔破釜沉舟把国家专利局也告上了法院。

从“神秘隐退“到“口吐狂言”!
经过一年多的背水一战、绝地反击,解文武的专利行政诉讼大获全胜,且赢得非常彻底:一二审法院不仅撤销了专利局复审委的无效决定,还破天荒地司法判决解文武发明专利的所有权利要求全部有效,而不是由专利复审委重新做出决定。
尽管解文武的专利恢复了权利,但他面对众多不付费的手机厂商却已茫然无力,甚至失去了斗志。2008年的下半年,解文武这个名字悄然从媒介舆论中消失(之前的北漂专利诉讼期间几乎每个月都有媒体报道),且后来所有的国产品牌手机都不再具有解文武专利的防盗功能。
十多年后,谜团揭开:原来2008年解文武的发明专利以150多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跨国公司三星,由于签订的是保密协议,解文武守口如瓶没再让媒体报道。并且,在三星与解文武签订专利权转让的第二天,三星公司委托律师起草并复印几十份律师函让他签字,向所有未经解文武许可使用的手机厂商寄送了律师函。
根据当时会同律师的统计,在解文武发明专利申请后,先后有超过50个手机品牌使用了他的专利技术,其中30多家为山寨品牌,而与他签订授权协议且相对顺利支付许可费的手机品牌仅有6家。
“专利在我手里,手机厂商肆无忌惮使用;专利卖给三星后不久,所有未授权厂商都不敢再使用,进一步导致了手机非法换卡自动报失的防盗功能后来在国产手机上彻底消失,这并非我想要的结果。”解文武遗憾地说。
沉寂十多年后谜团被揭开的同时,解文武为推动手机安防技术的进化,他选择了一种震撼的方式重出江湖,使用自媒体公开向当时国内销量最大的手机品牌公司喊话:表示“无偿赠送”自己耗费二十余年心血研究的系列手机新安防技术方案,由手机厂商进行全球专利布局。
解文武自信地测算,这套方案若被采用,在二十年的专利保护期内,“可给头部手机厂家带去上千亿的纯利”,极大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他还表示:“要是头部公司领导知道他这套技术方案细节后,肯定会乐得合不拢嘴。”
然而后来,解文武虽然联系上了手机大厂的知识产权部,但相关工作人员在不邀约见面的情况下就让他发送技术文件,解文武不干,“无偿赠送”也就没能得逞。
”之所以无偿赠送,是因为几十件专利若多国申请需要几百万的费用,老婆孩子不再支持,没钱寸步难行!“
为引起社会重视,解文武在看到一篇题为《手机被盗,30分钟后你可能倾家荡产》的报道后,联系记者:”实施我的系列发明,就能实现手机天下无贼!”
为此,记者请教了通信领域的相关专家,专家表示:愿景很好,但很难实现。无疑,这给解文武的头上泼了一盆冷水。
解文武表示:因当时更多技术方案尤其核心技术尚没撰写专利,故不能公开,结果相关专家没看到详细技术方案就武断做出结论,实属一叶障目!”他们越是质疑,我越要曲折前行!我不是疯子也不是狂人,我说过的话终将会实现!”

从“手机防盗第一人“到“手机失窃终结者“!
尽管屡屡受挫,但解文武的手机安防技术事实上却在一路向前。且不说全球第一款防盗手机使用的就是解文武的专利,由此他被众多媒体还称为“手机防盗第一人”。2005年,解文武提交的《手机可注册防盗报失的系统和方法》200510085756.1号专利申请,虽然因专利诉讼期间没能继续申请而成为公知技术,但其核心思想——通过注册服务器(云账户)实现手机报失信息的云接收——现已成为当今所有智能手机“查找我的手机”云服务功能的行业标配,印证了他技术创意的前瞻性。2008年,在解文武的第一件专利卖给三星之前,他还被深圳宇龙公司(酷派手机)聘为专利工程师。短暂工作期间,解文武向公司提交了一份有关手机参数设置的简易技术交底书后,不久仓促辞职,该发明专利文件由代理公司撰写、宇龙知识产权部审核并会同代理公司答复审查而授权。
近年来,解文武的手机系统性创新进入了高潮阶段。他围绕“移动终端全智能安防”进行了中美欧专利池布局,已提交30多件国内外专利申请,今年年底前有望达到50件。如果资金充裕,甚至还可以在更多国家申请超百件以上的专利。
这些技术方案旨在从根本上提升手机的“自我保护”能力。例如,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如人脸)自动识别捡到遗失手机者或非法使用者,并自动上传其头像等信息至云端;手机还会弹出应急电话代号的页面,方便拾者联系机主;即使被关机抽卡,失窃手机也会在特定时间(如深夜)定时开机并自发警报,干扰非法持有者倒逼其归还;设计非全锁屏的“公私界面划分”,在保障隐私的同时增加找回手机的几率;以及通过云账户远程镜像操作,确保机主能抢救未及时备份的关键数据等等。
目前,解文武已在微信上以“手机失窃终结者“的名头自居,他正联合深圳的软件公司,将部分已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开发转化为演示样机,推动技术从纸面走向应用测试,为实现“手机不怕偷与丢”的终极目标迈出实质性步伐。

再吐狂言:创建中国版“高智发明”,赋能原始创新!
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解文武深知个体发明人在专利运营、开发与维权道路上的孤独与艰难。他未来的蓝图清晰而坚定:一旦当前的专利运营或软件开发成功并获得收益,他希望创办一家中国版的“高智发明”公司。
这家公司的使命将不仅是继续开发与运营高价值的专利,更重要的是,系统性地帮助中国原创发明人和小微科技企业。他计划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海内外专利布局指导与挖掘建议、专利股权融资支持与商业化路径规划,改变民间创新者“单打独斗”的困境,助力他们实现技术价值的最大化与财富自由。
同时,解文武还会通过软件开发深入与品牌手机合作,探寻多方互赢的商业模式,将他更多前瞻性的技术构思转化为实用的软件功能与产品。他还承诺,只要时间允许,他会一如既往地免费分享其总结的“高价值专利实战经验”,将其披荆斩棘二十多年积累的专利知识、经验与教训,传授给新一代的创新者。
对解文武而言,从”被盗专业户“到名副其实的“手机防盗第一人”,再到致力于终结手机失窃的“布道者”;从民间发明家到年度科技创新品牌人物,再到未来原始创新生态的“海内外专利布局和挖掘的筑路人”,他的旅程远未结束。
解文武的专利发明故事,不仅是个人坚持不懈的传奇,更是一份对中国原创技术生存与发展的深刻洞察与躬身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