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消费板块的明星企业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出现显著波动。10月23日,该公司股价单日跌幅达9%,创下4月以来最大跌幅记录,且已连续五个交易日收跌。若将时间轴拉长至近两个月,其市值累计蒸发30%,与前期迅猛涨势形成鲜明对比。
回溯至2024年3月至2025年8月的17个月间,泡泡玛特曾上演"市值神话",股价累计涨幅接近15倍,成为港股消费领域的现象级标的。支撑其资本表现的核心动力,除市场情绪外,更源于持续向好的财务数据: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9.2亿元,全年达31.3亿元;至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跃升至45.7亿元,展现出强劲的盈利增长能力。
业绩与股价的双轮驱动,与旗下核心IP LABUBU的全球爆红密不可分。这个诞生于2015年、以九颗尖牙和长耳为标志的IP,直至2025年才真正破圈。借助海外明星的社交媒体展示,LABUBU迅速打开国际市场,从国内门店的断货潮到海外门店的长龙,二手平台价格飙升,形成"一布难求"的盛况。这种IP热度直接推升了公司市值,使其屡创历史新高。
尽管近期股价回调,但泡泡玛特的业务扩张仍在加速。最新发布的三季度运营数据显示,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45%-250%。分区域看,中国区营收增长185%-190%,其中线下渠道增长130%-135%,线上渠道增长300%-305%;海外业务表现更为亮眼,整体增长365%-370%,细分市场中亚太区增长170%-175%,美洲区暴增1265%-1270%,欧洲及其他地区增长735%-740%。
面对持续高增长,市场开始出现分歧。部分机构认为,在高基数效应下,泡泡玛特的增速或于年内见顶,2026年起增长动能可能放缓。但也有乐观声音,如招商证券预测其2025年净利润将达70亿元,超出市场一致预期约15%。这种分歧折射出资本市场对潮玩行业可持续性的深度思考。
消费者端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部分资深玩家反映,对单一形式的盲盒产品已产生审美疲劳。"如果只是换衣服、换包装的娃娃,吸引力会逐渐减弱。"一位收藏者表示,"虽然现在有了实用周边,但还是期待更多创新品类。"这种声音指向潮玩行业的核心挑战——如何通过IP深度开发维持用户粘性。
产业观察人士张书乐指出,潮玩产品的价值本质源于IP赋能与稀缺性设计,目前更多是提供情绪价值而非收藏价值。他同时提醒,泡泡玛特在IP故事厚度、矩阵丰富度、变现场景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此前资本热炒和LABUBU爆红带来的虚火,既是破圈机遇也是潜在风险。"张书乐认为,当LABUBU热度回归常态后,企业需要修炼内功,探索潮玩与中国制造结合的新路径,才能培育下一个增长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