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科大校友、谷歌量子处理器总监Yu Chen详解Willow芯片如何突破量子控制难题

   时间:2025-10-24 08:47:36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谷歌量子AI团队近日宣布,其研发的“Willow”量子芯片成功实现了硬件层面的可验证量子优势。这项突破性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标志着量子计算领域迈向实用化的重要一步。该芯片通过运行“量子回声”算法,在控制精度与运算速度上达到全新高度,为构建容错量子计算机奠定了关键基础。

量子计算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精准操控量子比特而不破坏其量子态。谷歌量子处理器总监陈宇(Yu Chen)与量子硬件首席科学家米歇尔·德沃雷(Michel Devoret,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领导的团队,通过创新硬件设计与控制系统,首次在维持高保真度的同时实现了量子系统的高速操控。这一突破解决了量子计算中控制与退相干的关键矛盾。

为验证芯片性能,团队执行了复杂的“量子回声算法”实验。该算法对系统级性能、量子门精度和测量速度提出极高要求。Willow芯片在105量子比特阵列中交出亮眼数据:单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达99.97%,纠缠门保真度99.88%,读出保真度99.5%,所有操作均在纳秒级时间内完成。这种高精度与高速度的结合,使实验速度较经典计算机提升13000倍,成为量子计算史上最复杂的实验之一。

实验过程中,团队完成了万亿次测量,这一数据在所有量子计算机的历史测量总量中占据显著比例。陈宇透露,Willow芯片的独特技术路线基于超导量子电路,在性能与可扩展性间实现了优异平衡,是目前构建容错量子计算机的最具潜力平台之一。

此次突破是谷歌量子AI路线图的关键进展。该路线图规划了六个里程碑,从超越经典计算到构建百万物理量子比特的大型纠错量子计算机。目前,谷歌已分别于2019年和2023年完成前两个里程碑。随着Willow芯片的发布,团队通过展示低于阈值的量子纠错能力,正稳步迈向第三里程碑——构建长寿命逻辑量子比特。

根据路线图,第三里程碑需实现千量级物理量子比特,并将逻辑量子比特错误率降至10⁻⁶。后续里程碑将逐步扩展至十万、百万量级物理量子比特,最终实现错误率低至10⁻¹³的大型纠错量子计算机。谷歌表示,尽管通往实用化量子计算机的道路仍充满挑战,但Willow芯片展现的量子比特控制能力为应对未来难题提供了强大信心。

陈宇现任谷歌量子处理器总监,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专业,后于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获得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14年加入谷歌后,其学术成果被引用超过3.5万次,在量子计算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