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R赋能文博新体验:浙江省博物馆开启“浙江一万年”时空穿越之旅

   时间:2025-10-24 07:30:13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观众戴上Rokid AR眼镜驻足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展柜前,一场跨越万年的文明对话悄然开启——良渚玉琮表面流转的神徽纹样仿佛被赋予生命,展厅空地上精准浮现的良渚古城水坝三维模型,随着手指滑动切换不同坝段的建筑细节。这场由浙江省博物馆与Rokid联合打造的“浙江一万年”AR智能导览服务,正在重新定义文博展览的沉浸式体验,将传统静态陈列推向虚实融合的全新维度。

支撑这场时空穿越的技术底座,是Rokid研发的三项核心科技。点云空间识别技术通过捕捉展厅墙面纹理、展柜轮廓等环境特征,构建出毫米级精度的空间数据库;SLAM实时定位与建模系统实现厘米级动态定位,确保观众移动时虚拟内容精准跟随;6DoF空间交互技术则将虚拟场景“锚定”在真实物理空间,即使观众转身或走动,良渚水坝模型依然稳定呈现。这种技术突破彻底颠覆了传统导览模式——二维码导览的悬浮图像、图像识别的脱节内容,在此被虚实无缝融合的体验取代。

在东晋展区,曲水流觞的诗意场景精准投射在展厅空地;春秋铸剑师的身影“站立”于青铜剑展品旁,金属敲击声与火星溅落的视觉效果同步呈现。马来西亚学者罗伊·安东尼·罗杰斯体验后惊叹:“AR让历史从书本中跃出,比阅读十本史书更直观。”这种震撼源于技术对空间的精准解读——虚拟内容不再是漂浮的影像,而是与文物、展厅环境形成有机互动的整体。

科技外壳之下,是浙江省博物馆考古团队耗时半年构建的历史内核。以浙江万年发展史为主线,从上山文化到六朝风华的叙事体系,每个AR点位均基于权威考古成果设计:万年前的炭化稻米场景复现上山遗址考古报告,河姆渡“双鸟朝阳”纹的动态演示融入天文历法研究,良渚玉琮神徽解析则采用最新玉器纹饰研究成果。这种严谨性确保观众“触摸”到的不仅是视觉奇观,更是经得起学术推敲的历史真相。

当观众在新石器时代展区抬手“触碰”虚拟稻米,在吴越文化区滑动手指“见证”越王剑铸造过程,在六朝展区与虚拟文人共赴兰亭雅集时,展柜中的青瓷酒杯与曲水流觞场景形成奇妙呼应。这种虚实交织的体验,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物陈列,而是可感知、可交互的鲜活叙事。正如技术负责人所言:“我们不仅在重构空间,更在重构人与历史的连接方式。”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