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5年10月23日10时45分,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下跌1.47%,成分股呈现分化态势。其中,凌云光以1.54%的涨幅领涨,金山办公、石头科技分别上涨1.15%和0.40%;芯原股份领跌3.69%,复旦微电、威胜信息分别下跌3.49%和3.45%。跟踪该指数的科创AIETF(588790)同步下跌1.62%,最新报价0.79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0月22日,该ETF近三个月累计涨幅达36.50%,流动性表现活跃,当日盘中换手率1.78%,成交金额1.12亿元,近一个月日均成交5.58亿元,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
行业动态方面,三星近日宣布进军AI眼镜领域,计划与谷歌及Gentle Monster、Warby Parker等时尚品牌合作,推出融合AI技术与时尚设计的智能眼镜产品。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旗下通义千问团队推出Qwen3-VL系列新增的2B与32B视觉语言模型版本,进一步强化从轻量级到高性能的产品矩阵,预示移动端AI应用竞争进入新阶段。OpenAI则发布由AI驱动的网页浏览器ChatGPT Atlas,此前其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曾表达对收购Chrome浏览器的潜在兴趣,引发市场对AI与浏览器融合的关注。
硬件领域传来喜讯,由「未来智能」推出的讯飞AI会议耳机Air2荣获日本G-Mark优良设计奖。作为全球四大工业设计奖项之一,G-Mark奖不仅考察产品外观,更注重设计与商业、经济及社会需求的结合,其标志在亚洲被视为高品质与易用性的象征。
从产业趋势看,OpenAI正从产品型公司向平台型公司转型,通过绑定半导体产业链构建类似Windows的操作系统级垄断,以模型连接算力与应用,商业模型从toC订阅、API收入扩展至toB平台价值变现。机构分析指出,大模型核心价值已从“颠覆者”转向“赋能者”,头部厂商通过开放生态实现技术外溢,AI应用公司凭借行业经验承接落地,双方以“智能基座+场景洞察”推动市场扩容,未来竞争核心将从“强模型”转向“强生态”。
在细分赛道中,AI眼镜被普遍看好。机构预测,2026年该领域市场规模将达3-5亿美元,成为关键爆发点,中国市场占比预计从2024年的20%提升至2030年的40%,成为全球增长核心驱动力。
作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产品,科创AIETF(588790)及其场外联接基金(A类023520、C类023521、E类023989)覆盖AI“硬件-模型-应用”全产业链。其第一大权重股为寒武纪,同时纳入海光信息(国产GPU市占率70%)等核心替代企业。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1.9%,包括澜起科技、芯原股份、金山办公等。近三个月,科创AIETF规模增长15.81亿元,新增规模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二;近半年份额增长35.31亿份,新增份额排名第一。
该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该指数从科创板中选取30只市值较大、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反映科创板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表现。投资者可通过布局该ETF,一键参与AI产业链投资。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不同。投资人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收益,也可能承担投资损失。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违规宣传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