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固态电池设备新赛道:干法叠片等静压领航,哪些企业将率先突围?

   时间:2025-10-24 08:00:0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EVTank最新数据,2024年市场规模约4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1079亿元,其中前段制程和中段封装环节将成为主要增长极。这一技术变革正推动产业链从传统液态电池的"湿法+卷绕"工艺,向"干法电极+叠片+等静压"的新型生产路径转型。

在干法电极前段制程领域,企业技术突破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宏工科技率先交付混合均质一体机,实现无溶剂纤维化工艺落地;纳科诺尔与多家头部客户签订采购合同并完成设备交付;先惠技术与清陶能源联合研发的核心设备进入精调阶段;先导智能不仅突破固态电解质膜工艺,更交付整线验证产线;利元亨完成核心装备自主研发并布局多项专利;科恒股份的设备已在客户端稳定运行。这种工艺通过"干混纤维化-干膜预成型-精密辊压"流程,将制造能耗降低30%以上,同时为厚电极与固态电解质界面结合提供工艺基础。

中段封装环节的技术迭代同样迅猛。针对固态电池厚极片、脆性电解质特性,叠片工艺因其受力均匀性和界面一致性优势,正在全面替代传统卷绕工艺。科瑞技术推出全系列切叠一体机,先导智能首创无隔膜切叠封装技术,赢合科技的超高速多工位设备产能指标领先行业,利元亨则创新极片胶框印刷+叠片一体化方案。在精密加工领域,激光切割凭借其微米级精度和低热影响区特性,成为厚极片加工的首选方案。

等静压技术作为固态电池量产的关键工序,正在形成完整的设备生态链。温等静压工艺通过适中温度下的颗粒塑性变形,有效提升固-固界面接触面积,直接决定电池循环寿命。先导智能推出有效内径≥400mm的大型卧式设备,利元亨公开相关处理专利,纳科诺尔的在研设备瞄准量产需求。国际市场上,瑞典Quintus的600MPa/145℃高压方案占据高端市场,星楷科技交付的卧式量产机型已通过客户验证。国内产业链中,川西机器、中国钢研等企业形成冷/温/热等静压系列化供给,电池厂商如LGES、宁德时代等也在积极布局相关专利。

设备验证周期成为制约量产的关键因素。由于固态电池制程公差较传统电池缩小50%以上,设备交付后需经历6-12个月的工艺爬坡期。行业观察指出,2025-2026年将成为设备企业批量交付的关键窗口期,届时设备稳定性、良率控制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后段化成/分容环节虽沿用液态电池流程,但对温控精度和压力控制提出更高要求,促使设备厂商升级数据协同系统。

在这场技术变革中,先导智能、利元亨等设备商形成全环节覆盖能力,科瑞技术、赢合科技在叠片领域建立技术壁垒,瑞典Quintus等国际厂商占据高压设备制高点。电池厂商的专利布局显示,等静压工艺已成为头部企业的必争之地,这场涉及材料、设备、工艺的系统性革新,正在重塑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格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