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K90自昨晚正式亮相后,其定价策略便引发了广泛讨论。这款新机起售价定为2599元,相比前代产品小幅上涨100元,从产品综合性能来看,这一价格定位尚算合理。
然而,与基础版本价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机型不同存储配置间的价差显著拉大。具体来看,12GB+256GB版本售价2599元,升级至16GB+256GB需加价300元达到2899元;若选择12GB+512GB版本则需支付3199元,而顶配16GB+512GB和16GB+1TB版本分别定价3499元和3999元。这种存储容量每增加256GB就需多付600元的定价模式,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质疑。
针对市场反馈,小米集团合伙人卢伟冰通过社交媒体作出回应。他承认版本间价差确实超出部分用户预期,但强调品牌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经过内部研讨,REDMI决定对首销月内购买12GB+512GB版本的消费者提供300元直降优惠,调整后该版本售价降至2899元。这一举措使得2899元价位段形成有趣竞争:消费者既可选择16GB运行内存带来的多任务处理优势,也能获得512GB的超大存储空间。
行业分析师指出,当前智能手机内存成本持续攀升,直接导致各品牌大存储版本与基础版的价差不断扩大。据供应链消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未来新机的大容量存储版本可能面临进一步涨价压力。这种市场环境下,REDMI通过精准调整特定版本价格,既保持了产品竞争力,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弹性的选择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