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中国国际广告节期间,巨量引擎商业安全开放日作为分会场同步举办,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及中国广告协会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会上,巨量引擎首次披露其在AI广告治理领域的技术突破,宣布已构建“全链路治理+以AI治AI”的核心策略,今年第三季度通过前置拦截机制处理84万余个涉AI违规广告素材,并正式推出自研多模态大模型,实现90%素材在10分钟内完成审核,显著提升治理效率。
针对AI广告存在的违背公序良俗、侵权抄袭、虚假宣传三大风险,巨量引擎商业安全治理标准负责人项韵介绍,平台已建立覆盖广告全生命周期的治理体系。在内容审核环节,明确禁止广告主虚构人设或利用身份背书推广产品,同时设置从预警整改到主体清退的梯度化处置措施。数据显示,仅第三季度就拦截涉AI违规素材超84万条,有效遏制风险扩散。
技术驱动成为治理升级的关键。巨量引擎商业安全治理策略负责人郭泽斌透露,平台首创广告CCR指标(消费者抱怨指数),通过整合用户评论、举报、投诉等负反馈数据,将主观体验转化为可量化的治理依据。该指标实施后,风险行业广告准入管控更精准,今年以来CCR指数下降超40%,用户对广告的负面反馈明显减少。
在审核效率提升方面,巨量引擎商业安全产品负责人潘荻展示了自研多模态大模型的三大突破:90%素材审核时长压缩至10分钟内,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75%;系统可自动修复素材中的常见违规点,广告主可一键采纳修正建议;针对违规广告,大模型能精准定位问题画面或时间点,并提供细化拒审理由。与传统“判例法”模型不同,该大模型采用“条文法”识别逻辑,通过案例学习掌握规则推理过程,大幅降低误判、漏判风险。
针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广告服务保障,巨量引擎推出专项服务项目。郭泽斌介绍,当用户因抖音广告引流产生消费纠纷时,可通过950522客服热线或APP内“广告客服”入口直达专属人工服务。截至目前,该服务已累计处理超3000人次咨询,用户满意度达92.5%。平台还通过线下防骗讲座、校园反诈微电影等形式,向“一老一少”群体普及广告风险识别知识。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广告协会法德委委员朱巍在活动中指出,AI治理需要跨领域协同。面对AI换脸宣传、深度合成侵权等新型风险,监管部门需持续强化执法力度,平台应落实主体责任,同时鼓励网民参与监督。他特别肯定巨量引擎“技术治违”的实践,认为其通过组建监管、平台、伦理委员会的“共治联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