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HAD增强版上线,雷军再提醒:辅助驾驶虽好,驾驶责任不能抛

   时间:2025-11-23 20:34:3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小米汽车HAD增强版正式上线,其辅助驾驶技术迎来全面升级,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雷军通过社交媒体详细介绍了新版本在端到端辅助驾驶方面的多项改进,包括纵向加减速更平顺、横向变道更精准,以及复杂路况下的导航理解能力显著提升。这些技术优化旨在让驾驶过程更安全、更舒适,但同时也再次强调:辅助驾驶并非自动驾驶,驾驶员仍需保持高度专注。

根据技术说明,新版系统在纵向控制方面,通过优化算法实现了更柔和的加减速体验,尤其在旁车加塞场景下,能提前预判并减速,随后及时跟车提速,减少“急刹急加”的不适感。横向控制则通过更精准的路径规划,使变道、并线及借道绕行等操作更加流畅,减少犹豫和反复调整的情况。系统对多车道复杂路口的导航信息处理能力也得到增强,能更准确选择车道并规划路线。

然而,技术升级并未掩盖辅助驾驶的局限性。一位车主分享的经历引发共鸣:他在半年前开始使用辅助驾驶功能,一度认为可以完全放手,结果在一次高速变道时因系统响应延迟,险些撞上护栏。这一案例并非孤例。中国公安部数据显示,2023年因过度依赖辅助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比同比上升12%,这一数字为行业敲响警钟。

雷军在发布技术升级的同时,多次重申“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的核心原则。他指出,尽管小米HAD增强版引入了强化学习与世界模型技术,并优化了AEB防碰撞辅助功能(新增紧急转向辅助),但这些技术仍属于辅助工具范畴,无法替代人类驾驶员的判断与操作。例如,在高速公路突发前车急刹的场景中,系统可能因反应时间或环境干扰出现延迟,此时驾驶员的及时介入仍是避免事故的关键。

行业专家分析,辅助驾驶技术的普及正改变驾驶习惯,但用户对技术边界的认知仍需加强。一位安全研究员表示:“当前辅助驾驶系统在常规路况下表现稳定,但在极端天气、复杂交通或系统失效时,驾驶员的应急能力仍是最后一道防线。”他建议,用户应将辅助驾驶视为“减轻疲劳的工具”,而非“替代驾驶的解决方案”,并在关键时刻主动接管车辆。

市场反馈显示,多数车主已意识到这一风险。一位使用小米汽车的用户表示:“我现在只在路况简单时开启辅助驾驶,遇到匝道、施工路段或雨雪天气,一定会手动操作。”另一位车主则提到,系统曾因传感器误判将路边广告牌识别为障碍物,导致车辆突然减速,这一经历让他更加谨慎。

随着技术迭代,辅助驾驶功能正成为新车标配,但其本质仍是“辅助”而非“自主”。正如手机导航能规划路线,但最终方向仍由驾驶者决定,辅助驾驶系统的设计初衷亦是如此。雷军的提醒不仅针对小米用户,更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在追求智能化的同时,安全责任始终应由人类驾驶员承担。

面对技术进步,用户如何平衡信任与谨慎?一位汽车博主建议:“可以依赖辅助驾驶减轻长途驾驶疲劳,但需时刻保持‘随时接管’的准备。例如,双手轻握方向盘、目光注视前方,而非低头看手机或放松警惕。”这一观点得到广泛认同——技术为驾驶带来便利,但生命安全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