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路线图3.0》指引下:汽车驶向智能移动新空间,智驾时代加速来临

   时间:2025-10-27 06:10:5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正式发布。这份文件为我国汽车产业未来5至1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低碳化、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同时提出了多项具有突破性的市场发展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文件首次设立乘用车和商用车平均碳排放强度指标,要求2040年较2024年下降60%。该指标通过热值折算法将电力消耗转化为碳排放量,对纯电动与插电混动车型进行综合评价。这一创新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从单一能耗考核转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

智能网联技术成为另一大发展重点。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今年前7个月,具备L2级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达775.99万辆,占比62.58%。《路线图3.0》预测,2030年L2级及以上智能网联功能将全面普及;2035年L4级自动驾驶营运车辆销量突破百万辆;2040年L4级在智能网联新车中完全普及,L5级开始进入市场。目前,北京亦庄等地的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已实现商业化运营。

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卢克林分析,随着技术路线图实施,2028年后消费者购车决策将转向“算力+数据”指标,L3级自动驾驶或成智能化分水岭。不具备该功能的车辆在二手车市场保值率可能大幅下降。这一趋势将倒逼企业加速技术迭代,形成“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格局。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痛点,《路线图3.0》提出构建零事故交通体系。文件要求2035年汽车产品可靠性与安全性较2025年提升40%,2040年提升60%。苏商银河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认为,将安全纳入产品准入标准,需完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通过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提升场景覆盖度与安全可靠性。

支撑智能化的核心技术迎来升级窗口期。文件指出,未来5至15年,汽车芯片将向高性能、高集成度、低功耗方向演进,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化、模块化、服务化转型,车用操作系统将形成开源开放的生态体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颜景辉强调,技术突破需与消费市场信任度提升协同推进,才能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规模化应用。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