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光响应水凝胶软透镜:无需外部驱动实现自主调焦 赋能智能设备新突破

   时间:2025-10-27 13:36:3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近日在光学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无需外部能源驱动的仿生软镜片。这项被命名为光响应水凝胶软透镜(PHySL)的创新装置,通过模拟人眼瞳孔与晶状体的协同调节机制,实现了对光照强度的自主感知与焦距动态调整。相关研究成果已正式发表于《科学·机器人》期刊。

该装置的核心结构由热响应水凝胶基体与嵌入式氧化石墨烯层构成,中央集成微型光学透镜。当环境光照增强时,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吸收光能并转化为热能,引发水凝胶网络发生可控收缩。这种形变通过机械联动使中央透镜曲率半径增大,同时模拟瞳孔扩张效应,实现焦距延长与进光量调节的双重功能。光照减弱时,凝胶通过热扩散迅速恢复初始形态,整个调节过程在毫秒级时间内完成。

与传统依赖电机驱动或电子传感器的光学系统相比,PHySL的最大创新在于完全摒弃了刚性组件和外部电源。研究团队通过将氧化石墨烯的宽光谱光热转换特性与水凝胶的热致形变特性相结合,构建出具有环境自适应能力的智能光学界面。这种仿生设计不仅减轻了系统重量,更突破了传统设备在复杂光照环境下的应用局限。

在显微成像实验中,集成PHySL的改良型明场显微镜展现出优异性能。研究人员成功获取了蚂蚁腿部刚毛、花粉颗粒表面纹饰、蜱虫足端爪刺等微米级结构的清晰图像,其分辨率与采用标准物镜的传统显微镜相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在多层生物样本的动态观测中,能够根据光照条件变化自动维持最佳成像焦面,显著提升了复杂场景下的观测效率。

该成果标志着光驱动软体材料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的重要跨越。作为近年来兴起的前沿领域,光致形变材料通过将光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为微型机器人、人工肌肉等智能系统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PHySL的设计理念不仅为自适应光学系统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更展示了材料科学与生物仿生学的深度融合如何催生颠覆性创新。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